波新聞劉耀輝/花蓮報導
花蓮縣光復馬太鞍災情,道路淹沒民宅受損,引起社會各界關注,紛紛發起捐款救助行動,然而災情尚未平息,已發現有少數不肖人士,趁勢冒用慈善名義進行「假募款詐騙」及「假冒親友借款」詐騙行為。對此,花蓮縣警察局今(3)日持續發出防詐宣導,提醒民眾善心可貴,捐款須慎,切勿落入詐騙陷阱。
警方指出,災後常見詐騙手法包括冒用慈善團體名義,透過簡訊、社群平台、LINE群組等方式廣發「災後捐款帳號」資訊,或設立假網站、偽裝新聞連結,誘導民眾點擊並進行線上匯款。詐騙者更可能以「急需物資」、「重建家園」等名義煽動情緒,使善心人士未加查證即匯款,導致金錢受騙卻無法追討。
除了假募款之外,警方也同步提醒另一種高發詐騙類型:「假冒親友借款詐騙」。詐騙集團常利用災後混亂時機,假借親友名義,以手機失聯、緊急醫療、帳戶異常等理由,透過社群私訊或即時通訊軟體,聯繫受害者要求借款,民眾若未進一步求證,極易誤信而匯款上當。
花蓮縣警察局再次提醒民眾,若想捐助災區,應透過政府公告的正式捐款帳戶或有公信力的慈善機構進行,不接受來歷不明帳號、不點擊陌生連結、不任意提供個資。此外,請勿被「限時捐款回饋」、「捐款抽獎」、「轉帳送好禮」等噱頭吸引,這些往往是詐騙者慣用的引誘手法;另外,即使對方聲音與親友相似,也要留意是否為AI變聲技術或盜用照片與個資的詐騙手法。若民眾發現親友的社群帳號異常發文或突然借款,應立刻透過電話或當面聯絡方式,進行二次查證,不要僅憑文字訊息或語音即匯款,以免掉入詐騙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