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陳文標/南投
「114年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及農遊大使授證典禮」於今(26)日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舉辦,今年業者踴躍參與且成果豐碩,全國通過認證業者共有138家,升級通過永續行為認證有56家、食農體驗認證有44家,並且有馬來西亞1家農場通過本認證且出席領證,成功接軌國際成就也吸引馬來西亞媒體來臺採訪體驗。同時,導入觀光人才培育授證為農遊大使共14名,共同為營造台灣農遊品牌貢獻心力,並邀請國內外遊客一起體驗台灣農遊好玩、好吃、好買及好有趣的魅力!
農村水保署表示,透過輔導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推動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制度 (Special Agro-tourism Spots Certified, SAS)是針對農業旅遊場域的專業認證系統,涵蓋茶、米、花卉、水果、蔬菜、咖啡、可可、香藥染草、雜糧、特用作物、觀賞作物、林木、竹林、漁撈、養殖、娛樂漁業、禽、畜及蜜蜂等19項農產業類別,引導業者提升產業服務品質、強化產業管理效能,增強在地農業與文化的認知價值。該SAS系統為遊客篩選出具農業主題特色的場域,提供具教育性與深度的體驗,是目前亞洲唯一的農業旅遊認證制度,也是全球唯一整合農林漁牧產業主題旅遊的認證制度。 114年度業者申請踴躍,新認證通過43家(包含馬來西亞1家)、延續認證通過95家,合計138家場域通過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結合食農教育政策及永續發展趨勢所推出的「Plus認證」,今年通過Plus食農體驗認證有44家、Plus永續行為認證有56家,顯現休閒農業產業在環境永續、食農教育上的努力與堅持。同時,「特色農遊認證制度」成功推廣至國際舞台,繼2023、2024年馬來西亞共有4家休閒農場通過認證,今年再新增1家,展現特色農遊認證制度的國際吸引力與實質成效。 另外以國家導遊及農場二代進行休閒農業旅遊專業培訓的農遊大使亦於本典禮頒發獎牌,今年共有金牌2位、銀牌7位及銅牌5位,他們以專業導遊的角色致力於推廣台灣農業旅遊,透過參與旅遊推廣會、企業團體等大小包團,客製化服務以推廣跨域整合,成為串連國內外遊客與休閒農業產業的重要橋樑之一。
農村水保署強調,特色農遊認證制度已成功協助全國各地場域深化永續經營理念,帶動整體農業旅遊品質升級,建構台灣休閒農業獨特的品牌價值,提供國內外遊客及旅行業等有別於一般觀光景點之深度體驗感受及特殊旅遊經驗。農遊大使則為台灣休閒農業旅遊開創更寬廣多元且具國際視野的發展契機,並協助產業在導覽體驗及服務接待層面更上一層樓。 最後,認證授證典禮當日下午同步舉辦旅行業者媒合會,現場有近90家農遊場域業者,同時邀集超過70家以上旅行社、旅遊通路及旅遊業夥伴參與進行B2B媒合,促進農遊場域與旅遊業者的交流合作。透過媒合活動,協助認證場域拓展國內、外旅遊市場,同時讓旅遊業界認識農業旅遊的多元魅力,共同將台灣休閒農業打造成為觀光亮點,使特色農業旅遊成為串連土地、人文與教育的核心品牌,邁向更具國際競爭力的永續農遊新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