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蘇紘慶/花蓮
隨著年長人口愈來愈多,失智症也成了許多家庭共同面對的課題。為了讓大家更認識失智症、同時打造一個更友善的生活環境,門諾壽豐分院失智照護聯合服務中心特別舉辦「陪伴失智症•讓愛不迷路」活動。不僅有醫師分享健康小知識、照顧者談心路歷程,還安排家屬與長輩走進大賣場逛逛,簡單的採買過程,卻成了最溫暖的親情時光,也讓更多人看見理解與陪伴的重要。
門諾壽豐分院「益智學堂」目前收治10位伴隨精神與行為症狀的失智長輩,平時透過認知課程學習算術與金錢使用,這次特地安排到超市實地採購。社工員高可凡表示:「我們希望長輩能實際操作,親手拿錢、算錢並完成結帳,這樣能強化對金錢的認知,也讓他們更有參與感。」
專程從台中趕回來的兒子開心地說:「能與媽媽手牽手逛賣場,真的很幸福,也讓我想起小時候媽媽帶我回外婆家的過程。」媽媽則開心分享:「像是去郊遊一樣,心情很好,還買到自己愛吃的零食!」母子倆手牽著手,看著貨架上的物品認真選購,簡單的過程,卻成為最溫暖的片刻。
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總執行長張文信指出:「隨著台灣人口老化,失智將會越來越普遍,但如果從現在開始,大家共同努力,就能打造一個失智友善的社區。醫院、百貨公司、社區與家屬,甚至整個社會都應一起來支持。」
衛生局長朱家祥則感性地分享,隨著現代人壽命延長,失智長者人數快速增加,目前花蓮65歲以上長者已近7萬人,失智照顧成為必須正視的課題。他指出,失智長輩或許因遺忘而少了煩惱,但辛苦的是陪伴的家屬,必須承受情緒波動、被誤解甚至是日常安全的挑戰。
他也提到,家中長輩曾多次因失智走失,幸好警察協助才能平安返家,這讓他深刻體會,僅僅「把門反鎖」並不是解方。「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失智友善的社區,讓長者即使走進商店或公共場域,也能獲得理解與協助,這才是真正健康的社會。」
現場也安排了照顧者的真情分享,一位兒子談到照顧失智母親的過程,坦言初期感到無助與焦慮,直到加入壽豐分院失智照護聯合服務中心的支持團體,透過專業團隊的指導與其他家屬的陪伴,才逐漸學會正向面對。「我學會了如何觀察媽媽的情緒變化,也知道何時該尋求協助。現在每次的團體活動,對我和媽媽都是一種喘息。」他也鼓勵其他照顧者「不要一個人撐」,勇於尋求資源與專業協助,才能讓照顧的路走得更長久。
門諾壽豐失智照護聯合服務中心主任王迺燕補充,這樣的活動不僅拉近了失智者與家屬的距離,更讓長輩在社會參與中獲得自信與期待。失智照護不只是醫療與照顧,更是一段「一起生活」的旅程。每一次互動、每一場陪伴,都是重新建立尊嚴與連結的機會。門諾壽豐分院也將持續與社區、店家及家屬攜手,推動更多友善行動,讓「失智不孤單、愛能被看見」成為社區共同的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