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李雲/台北
與村裡長者共同搭建木炭窯與土埆厝、跟隨老師走訪古蹟、在花海中展示才藝,或全村一起舉辦烤肉大會,甚至邀請九歌兒童劇團到學校演出,這些都是桃園頂社、錦興、光明與莊敬國小學童們的珍貴回憶。而這些充滿創意的課程,背後的推動者之一,便是桃園市莊敬國小的校長李明宗。
李明宗校長每天早上在校門口看著學生入隊,並與交通導護志工打招呼。其實,天剛亮時,李校長已起床練習太極拳。他說:「我每天五點就起來練太極拳了,寅卯時在綠樹下打,這時陽光剛剛升起,釋放的負離子最多,對人體很好。」李明宗自年輕時學習楊氏太極拳,並深入研究道家和易經,這些理念影響了他日後的教育思維,形成了屬於自己的鬆柔教育哲學。
李校長認為,「發掘孩子的興趣是老師們的一大要務,讓孩子具備多元的學習體驗,當他找到興趣時,自然會水到渠成,孩子的潛能就激發出來。」因此每到一所學校,他會先走訪當地村落,了解地方文化,再與老師們討論設計課程,打造生動有趣的校訂課程。
在頂社國小,他與老師和學生一起,跟著村裡長者搭建木炭窯和土埆厝。這些實作活動讓孩子們了解長輩如何利用木炭和茶葉創造收入,為家庭帶來富足。在光明國小,他會帶領老師走訪南崁四社歷史遺址、蕃社嶺古道等地,並與老師們規劃在地文化課程,甚至合作完成臺語繪本《倒轉去聖蹟亭》,讓學生們重拾歷史記憶,理解蘆竹的文化背景。
在莊敬國小任職期間,李明宗帶領學校教師設計「莊敬ㄍㄨㄢˇ很大,學習無限大」的課程,將閱讀人文教學、生態教學、創客及國際教育等整合起來。「童玩同玩」課程則讓學生們探索過去的童玩,與長輩共同回憶,引發家庭共鳴。今年,莊敬國小配合桃園大圳通水100年,設計了「圳永食光」課程,帶領學生了解大圳的歷史和對當地產業的影響,幫助孩子們瞭解家鄉的歷史與文化。
李校長引用《易經》中的句子:「易則易知,簡則易從」,強調學習應該是興趣與自我發現的過程,而非壓力的負擔。在帶領棒球隊和田徑隊時,他同樣注重孩子們的興趣,讓他們在輕鬆的氛圍中成長。
他的教育理念不僅限於學科知識的教學,更重視孩子們的身心發展與興趣引導。他所強調的楊家太極拳九字訣「敬、靜、定、慢、勻、柔、圓、鬆、整」,正是他治校的核心思想——只有保持身心平衡與柔和,教育的成果才能深遠持久。
李明宗校長深信,學校教育的基礎必須穩固,這樣學生才能走得更遠。他所培養的學生,許多人已在各自的領域中發光發熱。當許多學校設立資優班時,他卻優先開設天使班,幫助弱勢學生,正如他所言:「教育應該優先照顧那些最需要幫助的孩子。」不讓孩子在壓力中成長,而是為他們提供創意舞台,讓孩子們擁有快樂的童年,開創教育的藍天。
圖/李明宗校長在拔河比賽中親自當裁判,為孩子們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