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泰山編輯
9月1日開始,北京市1400餘所中小學校的183萬名學生,迎來了一門全新的通識課程——人工智慧課。根據北京市教委發佈的課程綱要,從2025年秋季起,每學年的人工智慧通識課不少於8課時,覆蓋小學至高中全學段。
這門課程的設置,體現出鮮明的階段性特徵:小學通過體驗感知人工智慧,初中側重系統認知與倫理意識,高中則強調綜合實踐與創新。從掃地機器人到語音助手,從技術原理到社會影響,課程內容既貼近生活,也注重知識與能力的雙向培養。
教育部門表示,8課時雖少,意義卻不容小覷。它標誌著人工智慧教育從“興趣拓展”走向“基礎普及”。在技術迅速重構世界的今天,理解人工智慧已不再是附加技能,而是現代人必備的素養。
圖/AI通識課,京報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