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戴貴立/屏東
喜歡網球,熱愛運動,當過台東體育中學校長,現在遴選來到屏東高工他曾經服務多年的學校,這好比溯游的鮭魚,回到出生地產卵,回歸、報答「母校」恩。
剛剛考上體育中學擔任校長,一些教練或是體育科班教師職員,總是自信,封閉,認為校長不懂體育。殊不知,熱愛網球,也懂得棒球,行政經驗豐富的蔡校長,以實力說話。
他去英國就前往溫布敦看球,日本職棒球場也親自參觀。他不帶球隊但是懂得鼓勵球員,關心住宿學生。最後也讓體育中學教練和教師能夠信服。他不會要求學生教師看到垃圾馬上撿,他以身作則,馬上行動,「跟我來而不是你們去」。
在屏東高工擔任主任期間,和同事在網球場建立情誼,因為兩個「技」讓彼此更加契合融洽。一個是切磋球技,另外就是口技。訓練口材,在等輪流下場坐板凳時,彼此交換行政資訊,討論校務,配合學校行政。這兩技,類似商人打高爾夫,邊打邊談生意有異曲同工之妙。
蔡校長以網球之神費德勒名言當作自勉:「成功不只是勝利的數字,是如何面對挑戰,如何尊重每一場比賽。」移置在校務上,他寄望團隊合作,「發揮費德勒穩健、精進精神,尊重每一位師生以穩定節奏準備打好每一場屏工教育的挑戰。」
致詞不忘感謝家人,因為強力支持的家人,才是最大的精神力量。至於屏東高工舊同事,新伙伴,彼此以敬畏心,在歷史悠久人才輩出,、師資優良的傳統下,大家戮力奉獻技職教育,讓全省八大省工之一的屏工再創光輝。
最後蔡俊彥引用太座給先生的鼓舞,更符合老子「上善若水」的寓意,提出「噴泉、瀑布、滴水」的象徵意義作結。
他說:「噴泉漂亮來自壓力,瀑布壯觀,因為它垂直落下沒有退路,滴水穿石,因為它持續且堅持。」 這種感性有深度,富有哲理的話,來自熱愛球類運動,出身教數學的蔡校長,不知交接當天,在場師生來賓注意到微言大義否?
倒是非文史哲學位,一樣有教育家思維修養和廣度高度,屏東高工新世代,暫時中斷「朝代」輪替,卻開始中興「人才」為本的詩篇。「俊」逸人才,「彥」士掌舵,此其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