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李至文/高雄
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今(14)日攜手內政部國土署南工分署、南科管理局及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公布橋頭科學園區(簡稱橋科)開發與招商最新進度。隨著工程穩步推進、指標廠商陸續進駐,橋科正加速形成南台灣半導體與智慧製造的重要聚落,為地方帶來投資、就業與產業升級。
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陳文亮副執行長表示,橋科是行政院「大南方、大發展」戰略的核心項目,更是南臺灣半導體S廊帶的關鍵據點。中央與地方密切合作,展現政府推動南部半導體產業聚落,帶動地方繁榮的決心。
國土署南工分署葉時旻副分署長表示,橋科區段徵收公共工程分六個標案,目前均已進入完工階段,主要道路將於114年12月26日啟用,成為園區開發重要里程碑。園區規劃涵蓋產業專用區、住宅區、商業區、公園綠地及道路等公共設施,將帶動產業發展與人口移居,新市鎮已逐步顯現,預計年底主要道路通車後,周邊生活圈將更加成熟。
橋科產業規劃涵蓋半導體、航太、智慧機械、精準健康及產業創新五大領域。園區預計創造約1萬1千個就業機會、帶動1,800億元年產值,為南台灣注入強勁經濟動能。
根據國土署資料顯示,橋科工程總經費超過137億元,涵蓋園區基礎設施及聯外道路系統。園區設有五座滯洪池(總滯洪量約59萬立方公尺),防洪能力達百年保護標準,確保設廠與營運安全。
南科管理局林秀貞副局長指出,橋科目前已有26家核准廠商投資設廠,包括華騰國際(快閃記憶體模組)、鴻華先進(電動巴士)、新特系統(晶片探針介面卡)及凱舟濾材(生醫級活性碳改質濾材)等,廠商陸續動工或建廠完
成,招商成效穩健且持續擴展。南科今年1至8月營收達1兆8,27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約40%,展現強勁成長動能。未來,南科管理局將持續整備產業用地、完善園區設施、加速AI創新應用,並串聯橋科與周邊園區,打造南台灣科技產業廊帶。
高雄市政府經發局招商處長陳杏怡表示,台灣已邁入 AI 世代,許多傳統產業在導入 AI 上仍較缺乏經驗;相對之下,新創團隊則熟悉運用 AI 技術解決產業痛點。市府去年媒合新創與傳產合作,成功協助多家傳產企業改善流程並提升效率。 她進一步指出,在各界努力下,南臺灣 S 廊帶已逐步成形,將成為台灣最重要的半導體發展核心。近年包括製造、材料設備、IC 設計等半導體相關業者陸續布局高雄,使南部半導體供應鏈更趨完整。
橋科正邁向全面啟動階段,推動南部科技產業鏈加速整合。南服中心表示,中央與地方將持續攜手,加快建設與招商腳步,打造南台灣科技新核心,讓橋科帶領產業升級與城市發展。
圖說:國土署南工分署副分署長葉時旻(右起)、南服中心副執行長陳文亮、南科管理局副局長林秀貞合照。高雄市政府經發局招商處長陳杏怡、都市更新建設組副組長廖佳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