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戴貴立/特稿
古代文人,白樂天與元微之常常詩唱和,蘇子瞻和弟弟子由,詩詞往來。現代人,即使人工智慧,整理一些前人作品,拼湊押韻寫一些短文可以,要合格律,有意境,難。這也是今人難與古代文人比擬。
前東吳大學中文系許清雲教授,和台師大國文系賴貴三教授,兩人時常詩詞酬答,賴教授持將全文與互動過程分享大學系上室友。由於文章的美,兩位文人互動的真情,在今日尤其罕見,珍貴,他們的作品在集結出書之前,提前公諸同好,讓世間美好的事物,文人的動態才思美,分享這個世界,這個時代!
以下是詩的全文,互動經過,註解。
《詠紅樓花問候》東吳大學中文系前主任已退休許清雲教授酬詠
荼蘼開盡百花殘,
良友傳芳夜未闌。
夢盡紅樓庭月滿,
清宵香散不成歡。
註:紅樓花英名Fire Spike(火矛),Cardinal’s Guard(鮮紅衛兵),相當顯眼,別稱紅筒花,常被栽培為盆栽觀賞、花壇植物。紅樓花長管狀的豔紅花朵是標準的蝶媒花,夏秋花期誘引各種鳳蝶穿梭其間。在原生地,當秋天開花,它們吸引蜂鳥和蝴蝶吸取花蜜及傳粉,亦是鳥媒花。
臺師大賴貴三教授前日驅車南下嘉義,分享所攝紅樓花。夜賞紅花,憶及紅樓夢,吟詠酬謝厚誼,兼問候大家颱風天平安。
屯仁 賴貴三 步和元玉
「紅樓花」(火矛)係2025.11.9週日上午,從師大散步至同安街「紀州庵」,準備參加萬卷樓與福建師大文學院共同舉辦的「第七屆海峽兩岸研究生人文論壇」前夕,在紀州庵修護完成的日式「離屋」近環河南路花圃所拍攝,晨風清爽,鮮花搖曳生姿,靜謐幽雅,賞心悅目,引發思古情懷。
紀州庵圃未冬殘,
朱碧火矛卵石闌。
離屋檜香生意滿,
文心炳蔚緝熙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