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陳瑩/高雄
2025年「小林大武壠族夜祭」於今(4)日晚間6時在高雄甲仙小林公廨登場,適逢小林重建邁入第16年,高雄市長陳其邁、立法委員邱議瑩、市議員林義迪及在地里長等多位貴賓蒞臨肯定大武壠文化傳承的努力,現場亦吸引不少民眾共襄盛舉。今年夜祭除舉辦太祖祭祀、牽戲等傳統祭儀,亦推出主打「無塑生活」的魚笴市集,活動也帶來小林三村文化展演、大武壠族文化特展與工藝體驗課程,全方位展現小林與甲仙學區學子的文化復振成果。
市長陳其邁致詞表示,農曆九月十五日是太祖的生日,今天懷著十二萬分的歡喜與尊敬,再度回到小林參加夜祭。如果時間允許每年都會盡量親自前來,表達對小林最真誠的心意,高雄也一直與小林同在。小林重建已邁入第十六年,過去在此生活的記憶依舊鮮明,彼此的親人就像未曾離開,永遠與我們同在。
陳其邁也指出,透過文化復振的推動,盼族人們持續唱太祖的歌、跳祖先的舞。相信太祖也與大家的親人持續守護著小林。並提及自己在行政院服務期間也曾參與小林夜祭,儘管當天大雨滂沱,族人們仍持續著儀式,讓自己十分感動。十六年前小林雖歷經苦難,但族人仍堅定面對未來。未來市府團隊也將繼續和小林同在,守護部落文化、共同記憶與家園。更對今天所有到場的市民朋友與小林鄉親長輩表達感謝,共同來參與這場意義深遠的夜祭,也感謝在地三位潘理事長的邀請,以及邱議瑩、林義迪、朱信強、林富寶等多位在地民代的關心與支持。
高雄市文化局局長王文翠指出,市府高度重視大武壠族夜祭文化資產,已將「小林夜祭」、「阿里關夜祭」與「頂荖濃夜祭」正式登錄為高雄市三大重要平埔(大武壠族)祭典。自莫拉克風災後,市府積極協助小林公廨重建,並在文化局的推動下,支持大武壠族持續進行文化復振與傳承工作。今年夜祭所吟唱的《巴達興》、《祭品之歌》及《男女對唱曲調》等失傳古調,正是多年努力的成果展現。
今年的小林夜祭是小林五里埔永久屋基地重建後的第十六次開向祭典,夜祭活動自白天即展開,除了公廨翻修、立向竹、太祖祭祀等傳統祭儀外,也邀請布農原音舞團、台南番仔田的西拉雅族和屏東高樹的加蚋埔馬卡道族齊聚參與,透過歌謠交流文化之異同,讓更多人認識南島語系族群的豐富文化遺產。晚間走鏢活動頒獎、牽戲現場氣氛熱烈,展現小林大武壠族夜祭的活力與魅力。
今年夜祭推出的「魚笴市集」,現場提供參與者親手體驗製作小漁笴、刺繡、民族植栽等活動,並結合部落農創市集,讓民眾品嚐傳統的在地美食。此外,由小林部落攜手甲仙國中策劃的「大武壠族文化特展」,透過精心策劃的展覽內容推廣族群文化教育,呈現小林大武壠族文化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