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李雲/台北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於今(1)日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舉辦海洋永續行動大賞,展現海洋保育ESG專案、淨海大聯盟及在地守護三大公私協力豐碩成果,特邀海巡署退役、具潛水經驗、熱愛海洋保育的知名藝人許孟哲先生擔任海洋保育一日大使。這次活動共表彰22家海洋保育ESG企業、30組環保艦隊、45組淨海前哨站、10組最佳推手(漁會及安檢所)、4組團體及9位個人潛海戰將,以及58個在地守護團體,全天設有70個成果展示攤位,現場集結了長期投入海洋保育逾100間企業及團體夥伴,及逾1,000位海洋守護者與民眾共襄盛舉,民眾還能參與最佳人氣獎票選活動。
海保署署長陸曉筠表示,海洋保育法於今年7月全面施行,希望以強化統合、資源挹注以及公私協力三箭齊發,結合跨域、跨界力量為海洋發聲,今日集結海洋保育ESG企業、潛海戰將與環保艦隊及在地守護團隊舉辦海洋永續行動大賞活動,充分展現公私協力投入海洋保育行動的豐碩成果。同時,今日活動大使許孟哲指出,由於熱愛海洋活動,促使他投入潛水運動,潛水經歷不僅讓他親見絢麗多樣的海洋生態,同時也看見不少海洋廢棄物等問題,因此,他將這份體悟轉化為實際的海洋保育行動,號召藝人朋友共同響應淨海行動,今日也藉此呼籲企業、團體及社會大眾,除了從自身落實環保外,希望大家更積極參與投入海洋保育行動,人人都可成為終身海洋保育大使,為永續海洋資源盡一份心力。
陸曉筠指出,「海洋保育.攜手永續ESG專案」是這次大賞活動的一大亮點,展現國內外企業在海洋保育與永續發展的前瞻視野,自海保署於今年2月啟動海洋保育ESG媒合平台以來,已成功媒合超過20家企業,推動內容涵蓋鯨豚調查及水下聲學監測、珊瑚礁體檢、珊瑚、海草及硨磲貝復育、海龜AI辨識與海洋環境教育等,這些企業不僅為保育行動注入關鍵資源與創新思維,更將保育與永續DNA植入企業文化,成為穩定臺灣藍色國土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陸曉筠強調,在潔淨海洋的行動上,淨海大聯盟的貢獻功不可沒,迄今已逾6,000艘環保艦隊、逾5,000個潛海戰將、45家淨海前哨站投入,包含深入水下、移除廢棄漁網的「潛海戰將」及「環保艦隊」,今年共表揚了績優環保艦隊、潛海戰將、區漁會及安檢所等53個團體與個人,以及45家淨海前哨站,是他們用無私奉獻的汗水,為下一代提供更潔淨的海洋。
陸曉筠補充,在地守護是一切保育工作的根基,海保署自108年推出海洋保育在地守護計畫,累積至今高達102個團體參與;今年共有58組來自全國各地的在地團隊響應,投入潔淨海洋、公民調查、棲地復育、教育推廣、友善釣魚及保護區巡護六大主題工作,累積超過1,350場教育推廣活動、超過3,100場次公民科學調查,產出近8,200筆珍貴的在地生態資料,這些成果是後續保育政策與在地行動的重要科學依據。
海保署說明,這次「海洋永續行動大賞」不僅是一場感謝與表彰的盛會,也是海洋保育行動的中繼站,海保署持續深化「海洋保育ESG媒合平台」運作,擔任媒合的橋樑,歡迎所有關心海洋的企業與民間團體,踴躍提出您的保育構想與合作需求,為海洋保育及永續藍圖找到最契合的夥伴。相關的豐碩合作成果,請參考「海洋保育ESG媒合平台」網站(https://oceanicesg.oca.gov.tw/OcaEsg/Outcome),我們期待透過拋磚引玉,邀請更多新血加入保育行動,共同為臺灣守護這片無可取代的蔚藍國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