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李至文/高雄
針對近日媒體報導指稱「高雄市政府水利局竹子門排水護岸復建工程」施工期間導致灌溉中斷逾半年、農作物大規模枯死,以及高雄管理處「態度消極、推卸責任」等內容,農業部農田水利署高雄管理處(簡稱高雄處) 於10月31日發出嚴正聲明,指出報導內容與事實不符,強調高雄處自工程初期即主動介入協調,並持續採取積極作為,以維護農民灌溉用水權益。
高雄處表示,早在114年4月22日協調會上,已要求施工單位配合第一期稻作抽穗期停工,並於5月2日正式函覆水利局,明確建議配置至少2台50馬力抽水機,以維持0.6cms供水量,確保灌溉不中斷。事實上,美濃灌區114年一期作灌溉已順利完成,顯示高雄處責無旁貸、全力維護農民利益。
對於部分媒體引述農民反映「斷水逾半年」、「作物枯死」的說法,高雄處強調,經實地調查及里長、水利小組長確認,7至9月期間當地降雨充沛——7月降雨達1139毫米、8月948毫米、9月245毫米,最長未降雨僅4天,完全足以滿足果樹及雜作灌溉需求。由於汛期雨量豐沛,高雄處為兼顧防汛與農作安全,暫時調整供水屬正常調度,且期間未接獲農民用水不足陳情。經查,少數作物出現輕微凋萎係因高溫與連續降雨所致,並無「大規模枯死」情形。
此外,面對秋冬作物需水增加,高雄處於10月初即主動要求水利局召開現場會勘與緊急協調,並多次致電催促恢復供水。最終,施工單位於10月10日上午完成抽水機安裝並恢復通水。高雄處強調,全程積極行動,並無媒體所稱推諉或「掛電話」事件;經查10月13日及28日的協調會議,現場亦無肢體衝突發生。
為確保供水穩定與工程順利推進,高雄處與水利局已達成最新共識,自10月30日起採「通水7天、斷水5天」輪灌模式,兼顧農民需水與工程進度。10月31日上午,高雄處人員親自訪視報載農民,確認圳路供水及作物生長均恢復正常,農民對供水調整方式表達滿意。
高雄處並強調,對於農民因工程受影響所遭損失深表關切,已正式函請水利局於11月底前完成護岸工程,以全面恢復正常灌溉。
另高雄處提醒,為即時回應農民需求與維護權益,該處自106年10月起成立全國首創「農民服務專線5591234」,導入企業客服制度,建立標準化流程,提供快速便利的灌溉與排水服務。專線成立以來已受理眾多案件,協助農民即時解決灌溉問題,並據以研析改進措施。高雄處呼籲農民善加利用此專線,共同為南部農業發展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