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戴貴立/雲南連線報導
騰衝在抗日戰爭中,傷亡人數驚人,當時飛虎隊,空軍飛機掉落609架,犧牲1500位空戰士官兵,運送33000多人及大量物資。
為了紀念這些往事,空中發生的,文字悼念,歷史事實就掛在房子的半空中。這樣的安排,台灣從來沒有見過。他們的紀念碑,傷亡士兵名單鐫刻在大理石上面,至於飛機殘骸留在深山是,空中俯瞰樽歷在目,當然戰事之慘烈,讓民眾對邪惡的日軍,深痛惡絕。
日寇轟炸雲南,當地軍民以其不懈的民族精神,度過國破家難的戰争年代,同時,也在空中與日本空軍展開空戰。就在日寇飛機首次入侵雲南空襲昆明市,已遷移到昆明的中央航校的飛機起飛迎戰,擊落敵機1架,生俘敵司彈手1人、斃敵5人,其餘敵機于小西門、潘家灣、鳳翥街一帶投彈後落荒而逃。
據統計,從1921年至1937年抗戰爆發前,雲南已有24個飛機場,遍布于滇南、滇西和滇東各地。抗戰爆發後,地處大後方的雲南成爲滇緬戰場和滇西抗戰的最前線。爲适應戰争的需要,雲南先後出動150餘萬人次的民工大軍,在對原有的24個機場進行改擴建的基礎上,又另行新建了28個飛機場。
這28個機場分布在呈貢、陸良、沾益、羊街(嵩明縣内)、羅平、雷鳥、勐撒(在今耿馬縣境内)、大屯、南峤(今屬勐海縣)、廣南、會澤、建水、孟定(在今耿馬縣境内)、佛海(在今勐海縣)、巍山、雷允(在今瑞麗市境内)、橄榄壩(在今景洪市境内)、龍陵、鎮康、江水池、賓川、彌渡、鳳平(在今德宏州)、開遠、下關、海子、景洪、石林等地。無論是擴建還是新建,大都在1942年5月開工,年底倉促完工的。在戰争時期,雲南舉全省之力,創造了機場數量、質量均爲全國第一的奇迹。
然而戰爭結束之後,雲南深山裡面,破碎的飛機鋁合金碎片,依然在樹林中偶爾發出閃閃亮光。空拍機空照,正可以真實呈現當年戰況慘烈!
圖片提供:朱女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