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李雲/台北
近日,台灣產業界因涉及移工強迫勞動爭議而受到國際關注。事件雖聚焦個別企業,但其背後揭示的是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結構下的制度性挑戰。同時,多起職場健康與安全事件也再次提醒社會:不分本外國籍,保障勞工權益與促進福祉,是政策制定者與企業經營者不可迴避的核心責任。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王玥好表示,勵馨長期關注性別暴力與弱勢者處境, 自2011年起即推動女性移工服務,並在長期陪伴中觀察到他們面臨許多勞動權益問題。他指出,這次跨產業移工調查的目的,是希望讓社會與企業看見移工的真實處境, 讓「勞動權益與福祉」不再是被忽視的議題,而是公共討論與制度改善的焦點。
這次記者會合作夥伴 IWG 台灣區總裁許恒豪先生首先表示,對於勵馨「勞工福祉與永續職場」的理念深感共鳴。他指出:「職場的『永續』,核心從來都是『人的可持續發展』。職場不只是工作場所,更是人實現價值、獲得尊重的空間。」
許恒豪進一步分享,IWG曾進行一項職場彈性辦公調查,結果顯示有 30% 的員工比起加薪,更希望工作場域離家近。因此,IWG希望透過多元彈性的靈活辦公空間,不僅降低企業的營運成本,也能實質提升勞工福祉。
「企業社會責任不是附加題,而是核心競爭力。」他指出,當企業以「靈活辦公」優化空間效率,就能釋放更多資源投入員工發展;當辦公空間被設計成多元包容的場域,不同背景的勞工(包括移工)都能平等享受高效、舒適的工作環境。未來,IWG也將持續與勵馨從資源聯動與模式創新入手,探索「企業與公益如何共築永續職場」,讓臺灣的職場生態更具人文溫度與永續性。
記者會重頭戲之一,是短紀錄片《供應鏈之外 Beyond the Chain》的放映。片中主角、菲律賓舞團ACES團員Queenie也親臨現場,分享他作為在台移工的親身體驗。
Queenie表示:「對於移工而言,提供乾淨和安全的工作場所,也要關注心理健康與社會連結的重要性。提供安全、被尊重的工作場域,應從雇主與政府開始實踐。」他也期盼,台灣能成為一個不分國籍、人人都能安全工作的國家。
東聯互動股份有限公司協理童曉君則表示,公司致力於為移工提供合法、安全的匯兌服務,透過即時監控、大數據分析與異常交易偵測,減少詐騙與非法匯兌的風險,強化金融安全。
他指出,東聯長期關懷移工,推廣「五不原則」防詐資訊「不傳個人資料、不點陌生訊息、不給銀行帳戶、不借匯款帳號、不接陌生來電」。同時,東聯也與政府單位及移工組織合作舉辦母語金融防詐講座,協助移工辨識合法通道。他表示「我們希望以金融為橋樑,推動永續發展,促進移工在台生活的安全與福祉」。
勵馨基金會移住者服務中心主任李凱莉指出,這次調查共回收 223 份有效問卷,其中 190 位移工願意推薦雇主(約 85% )。這顯示台灣多數企業在基本薪資給付與勞動條件上已逐步改善,整體職場友善度正穩定提升。然而,仍有 33 位移工( 15% )不願推薦,反映部分職場在治理與制度上仍存落差。
李凱莉表示,移工最重視的五大職場因素依序為:「按時發薪、清楚公平的休假制度、員工健康保障、國籍平等,以及尊重宗教信仰」。近九成受訪者認為「準時發薪、薪資正確」是最基本的企業信任基礎。不過,調查也發現部分企業仍存在強迫加班、過勞、宿舍門禁與歧視性對待等問題,顯示企業在「勞工管理與強迫勞動」、「薪資與工時」、「反歧視與人權」三大領域仍需強化。
他進一步指出,有移工反映雖依法給付加班費,但若拒絕加班即遭懲處或扣薪,這種情形已屬 「強迫勞動」的高風險指標;也有移工提及仲介剝削、職場申訴未被受理等現象。這些狀況凸顯企業內部治理與勞動監管機制的不足。
在正面案例方面,也有多家企業獲得高度肯定。例如提供清真餐食、安排祈禱時間與場所、週日固定休假讓菲律賓籍員工參與教會活動、改善宿舍環境、實施孕期友善措施與主管平等對待等。李主任表示:「這些企業將『多元與尊重』落實在日常管理中,正是打造永續職場、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核心關鍵。」
他進一步說明,調查驗證了國際永續準則(GRI)中的勞工準則,包括GRI 403(職業健康與安全)、GRI 404(訓練與教育)、GRI 405 / 406(多元與不歧視) 等項目,若企業重視並落實這些準則,其組織穩定性與競爭力將同步提升。「最高的標準,就是最好的策略。採行零付費政策(Zero-Fee Policy, GRI 409),不僅可降低法遵與聲譽風險,更是企業落實人權盡職調查的具體行動。」
李凱莉進一步提出三項政策建議,呼籲政府與企業攜手推動制度性變革:
規範與教育:頒布零付費與盡職調查指引,建立跨部會法令遵循培訓體系,強化企業高階管理層對強迫勞動與職場安全的認識。
激勵與支持:鼓勵企業將移工視為人才投資,針對實施零付費並在培訓升遷(GRI 404)或健康福祉(GRI 403)表現優異者,提供獎勵與補助。
監督與問責:結合具公信力的社會責任稽核(如 RBA、BSCI),逐步縮小台灣法規、企業實務與國際標準間的落差。
他最後強調:「當企業願意從成本思維轉向人才思維,台灣的永續職場才會真正起飛。勞動尊嚴與企業競爭力,從來不是對立,而是共融。」
福容大飯店桃園機場捷運A8店張悅協理分享,旅宿業面臨嚴重人力短缺,飯店早期即曾聘用外籍員工。企業提供宿舍與免費膳宿、員工餐、在職進修機會,並建立公平透明的升遷制度,以確保員工穩定留任與發展。
勞動部代表胡欣野副組長則回應指出,勵馨的調查結果對政府政策具有啟發性。「移工提出的薪資、休假、健康與信仰等需求,對企業與政策推動都有引導作用。」
他進一步說明,未來勞動部將持續透過中階技術人力政策,增加移工升遷與技能發展的機會,推動台灣整體勞動市場的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