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李曉青/高雄
為響應世界心理健康日,財團法人山達基教會高雄機構於10月10日舉辦「看見孩子的全部,一起守護孩子的心與未來」研討工作坊。活動匯聚了教育、醫療、社工及心理輔導等跨領域專家,透過專業講座與互動交流,共同探討兒童精神健康議題。此舉不僅呼應了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及《兒童權利公約》精神,更旨在向社會推廣正確、全面的兒童心理健康觀念。
近年來,社會對兒童精神健康的關注雖日益提升,但過度診斷與用藥的現象也逐漸引起質疑。山達基教會代表崔斌芬秘書長指出,孩子的成長與教育是家庭、學校與社工共同關心的課題。山達基教會秉持創始人L. 羅恩賀伯特的理念,長期投入兒童心理健康的推廣與守護,期盼每位孩子都能在安全、被理解與被尊重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多位貴賓在工作坊中分享了實務見解。台南市議員曾培雅服務處執行長歐政豪以「奶爸」身分表示,現代雙薪家庭中,孩子最需要的是「有質量的陪伴」。高雄市家長協會榮譽理事長黃雀華則提到,教育部推動的SEL(社會情緒學習)計畫,有助於教師理解學生情緒、有效經營班級。此外,財團法人高雄市私立小天使家園董事長陳紹崇則呼籲,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即使尚未開口說話,也會用情緒表達需求,大人需細心觀察與回應,才能孕育良好的成長環境。
這次研討會的三場專業講座深度聚焦教育、社工與醫療三面向的兒童心理健康議題。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林怡君強調,醫療介入前應先檢視生活與情緒因素,避免孩子被不必要的標籤化;南高雄家扶中心社工督導蘇晏平指出,良好的親師關係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養分;崇仁醫專教師蕭育昇則提醒,過動行為未必是疾病,應以理解與觀察取代急於用藥,給予孩子更全面的支持。
工作坊最後,由親職專家林妙香與中華公民人權協會理事長蔡沛華共同主持交流,透過分組討論與情境演練,引導參與者從不同角度探討孩子的真實需求。活動期盼藉由跨領域的對話與經驗分享,促進社會對兒童心理健康的正確認識,並建立教育、家庭與社區之間的強大支持網絡,共同攜手守護孩子的心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