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李家宏/雲林
古坑鄉樟湖村清水溪谷是著名的「萬鷺朝鳳」觀賞點,每年入秋後,成群的黃頭鷺會沿著山谷氣流盤旋上升,形成宛如「銀龍」或「白龍」般的壯觀景象,吸引眾多朝聖賞鳥民眾。
樟湖村149線22K處位於黃頭鷺遷徙路線,此次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南投分署辦理「114年度農村再生基金-農村再生跨域發展-農村區域亮點計畫」—「古坑鄉樟湖村景觀平台環境改善工程」,將打造一座長50公尺寬4公尺的鋼構觀賞平台,總工程經費約新台幣1000萬元,並由本府提供3筆交通用地辦理興建,中央、地方協力營造友善觀景平台。
縣長張麗善9日下午特地出席古坑鄉樟湖村景觀平台環境改善工程施工說明會,另古坑鄉長林慧如、雲林縣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副總幹事黃意玲、縣議員賴明源、張庭綺、古坑鄉民代表簡麗雪、立委劉建國辦公室主任林廉貴、樟湖村長廖永樹、樟湖社區發展協會林啟顯理事長、「張師傅生態紅茶園」張定國及地方鄉親民眾亦蒞臨關心,共同聽取雲林縣交通工務局局長汪令堯、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南投分署李孟洲副工程司共同簡報說明樟湖村景觀平台環境改善工程規劃。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南投分署李孟洲副工程司表示,「古坑鄉樟湖村景觀平台環境改善工程」,計畫打造長50公尺寬4公尺的鋼構平台,以現有地基為基礎施作,不影響擋土牆及鄰屋,平台周邊護欄加強安全措施並設有無障礙出入口,除此,特別感謝縣府加強停車空間,避免平台設置後,造成另外交通狀況。
張麗善縣長指出,古坑鄉要邁向國際慢城,縣府積極盤整營造景觀亮點,在與樟湖社區發展協會林啟顯理事長、「張師傅生態紅茶園」張定國、樟湖村長廖永樹等鄉親對於地方整體發展幾次意見交換中,她了解鄉親對於樟湖地區觀光、交通、產業發展的殷切期盼。古坑草嶺、石壁、華山外,位處淺山的樟湖村沿途也有非常多景點可作為中繼串接,縣府持續透過短、中、長期規劃,希望帶動地方經濟產業發展。
張麗善縣長表示,配合「古坑鄉樟湖村景觀平台環境改善工程」,為提供遊客觀賞停車方便,本府於今年編列新台幣900萬元進行路面側溝加蓋以增加路肩寬度,減少觀賞車輛與行車交會爭道情事發生。期望景觀平台興建及道路改善,讓用路人行車及遊客更安全舒適並順暢周圍交通。
縣議員賴明源、張庭綺等除肯定縣府不遺餘力推動古坑觀光發展,對於樟湖村149線22K處路肩路幅停車空間有限,尤其觀景平台做好後,勢必吸引很多民眾前往,到時停車問題、用路交通安全也請縣府評估相關配套。古坑鄉長林慧如則感謝縣府及劉建國立委大力協助,提升地方觀光景點,打造友善遊客賞鳥觀景平台環境。
對於「古坑鄉樟湖村景觀平台環境改善工程」張縣長最後也期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南投分署克服技術問題,以最高等級安全係數施作,同時感謝劉建國委員幫忙協助爭取經費。另對於地方反映公廁增設及停車問題,請公所協助盤整評估,縣府、議會都會大力支持,盼藉由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帶動樟湖村整體發展,活絡當地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