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戴貴立/專題報導
這本書,光是書名就讓人傷腦筋。中文系或是大學教授可能也要慢慢推敲,研究,它是什麼意思。
神格,就是神至,一如福至心靈,神靈下凡,神仙垂聽。孚顒是虔誠,莊敬瞻仰。當國家元首祭黃帝,祭孔,或是春秋祭忠烈,這些英靈或是祖先,祂降臨世間享受後代子民的供品,俯察其虔誠,庇佑後代子民。所以這本書就是「祭祀時,天上的神下來,鑒察人心,接受其虔敬祭拜,同時顯靈,讓後代景仰」的意思。
數十年前,台師大教駢體文的成惕軒老師,幫總統府元首撰寫不少文告,題辭牌匾有倪摶九耆老碩儒揮毫。馬英九總統時代,台師大教授賴貴三獲得當時系主任陳麗桂推荐,幫總統府撰寫許多文告,祭文。這一寫就是十多年。
這不是「御用文人」也非政客或是企業主的「文膽」,更不是「國師」。擔任重大慶典,國家文告的撰寫人,豈是普通人?誰才學足夠敢接?既然賴貴三接了這個任務,努力這麼多年,心血似乎應該「自己留下一些記錄」吧?於是請示著作權專家,公文請示上級,終於確定,著作權仍在撰稿人。於是整理集結,出版當大學教科書,大學生應用文寫作,當然可以參考學習用。這些不是人工智慧可以套用比擬的。
一位企業家說:「是不是塊料,看他寫一封求職信就明白。」今天要把文筆弄順,不一定用典,像樣的文章,國文教師也未必有相當功力。其實這本書,固然看出賴教授學養,國文教師或是中文系教授買來看,一定會有相當的啟發。
如果正文是飯,後面註解就是菜,吃飯配菜,營養均衡。讀書進修不是學生時代才要學習,家長或是畢業就業多年社會人士,只要文學底子不錯的,看這本書就可以想像總統宣讀,莊嚴肅穆的背後,原來是教授靈感之作。有時可能還是「嘔心瀝血」之作!既然如此,那就取來慢慢讀。裡面知識量太大,結合時勢,社會背景,甚至融會古今,這書都包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