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李至文/高雄-馬祖
今(18)日上午,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搭乘新臺馬輪抵達馬祖,觀光處團隊陪同下展開交流行程。抵達福澳碼頭時,由連江縣副縣長陳冠人率交通旅遊局同仁熱情迎接,隨即前往連江縣政府拜會縣長王忠銘,並就離島航運、文化觀光、財政議題等進行深入交流。
會談中,雙方首先關注離島的海上航運,王忠銘縣長指出,馬祖在霧季期間,經常面臨旅客滯留的挑戰,但透過新臺馬輪、臺馬之星、南北之星等船班,能及時疏運旅客,減輕影響,這些經驗,成為其他離島縣市的借鏡。李文良副縣長則說明,金門未來計畫打造一艘專屬金門的客貨兩用船舶,將以郵輪式大型船為藍本,不僅解決交通需求,更希望兼具旅遊體驗功能。他並強調,規劃將考量臺中港、布袋港、高雄港的旅客流量,並結合小三通航班,期望參考馬祖的DBO(設計、建造、營運)模式,創造金門航運新格局,此行搭乘夜航船程,就是希望親身了解大型船舶在離島運作的狀況,為未來規劃提供實際依據。
除了交通議題,團隊此行也特別走訪「馬祖國際藝術島」策展點,馬祖以十年為願景的藝術行動,今年已邁入第三屆,以「拍楸 — 你的海洋.我的陸」為主題,透過藝術家駐地創作,串聯軍事據點、自然景觀與地方信仰,形塑出獨具特色的島嶼文化。王忠銘縣長表示,馬祖過去因戰地政務而留下眾多軍事設施,如今藉由藝術創作賦予新生命,讓方塊海、碉堡、坑道不再只是歷史印記,而是文化旅遊的資產。金門縣過去也曾舉辦「金門碉堡藝術季」,策展理念相近,利用戰地設施轉譯成為藝術的創作,對於金馬兩地,都有助於發展具戰地文化特色的國際觀光品牌。李文良副縣長則指出,金馬兩地有相似的歷史背景,如何將戰地記憶轉譯為文化能量,是雙方共同的課題,這次來馬祖觀摩,不僅能啟發金門未來在藝術展演上的規劃,也希望建立長期交流平台,促進文化觀光合作。
會晤中,雙方也就《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議題交換意見。王忠銘縣長說明,自財政部於8月29日公布各縣市統籌分配稅款後,離島三縣市僅獲配2.5%稅款,雖看似增加,但因計算公式將「全部直轄市及縣(市)」納入分母,導致部分金額無法實際分配,使離島財政自主性提升有限。連江縣政府已於9月2日陪同立法委員陳雪生、縣議會議長張永江、全體議員及四鄉鄉長赴立法院,向財政部長莊翠雲及國庫署署長陳柏誠表達訴求,並爭取立法委員推動修正版本,期盼行政院支持,讓離島三縣儘速獲得合理財源,改善基礎建設與居民生活。李文良副縣長則表達支持,指出金門與馬祖同為離島,財政困境相似,應共同發聲,推動修法,爭取中央更多支持。他強調:「離島的發展,影響的不只是當地居民,更是中華民國海疆安全與文化多樣性的延續。」
最後,李文良副縣長感性表示:「一方土養一方人,金馬兩地的淵源深厚,從戰地政務到民主憲政,一路走來始終相似。馬祖的許多作法與措施,值得金門借鏡,而金門的經驗,也能提供馬祖參考。」希望透過持續交流,有來有往,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讓居民都能共好。王忠銘縣長則回應,金馬兩地雖相隔海峽,但面對的挑戰卻極為相似,若能攜手合作,不僅能爭取更多中央資源,也能在文化、觀光、交通等領域共同發展,創造雙贏局面。此次交流,不僅是一次金馬兩縣府間的正式會晤,更是金馬兩地深化情誼的重要契機。隨著未來合作議題逐步推進,金門與馬祖有望在航運建設、文化觀光及財政爭取等面向,共同譜寫離島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