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蘇紘慶/花蓮
隨著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生涯轉型、健康促進及社會參與已成為新興趨勢。114學年度慈濟大學第三人生大學推出的二個學分學程專班「智慧健康與生活管理學分學程」和「自我成長與助人工作學分學程」深受青睞,九月十日至十一日正式開學!只見上了年紀、頭髮斑白的壯世代笑顏逐開,終於能拿著學生證、穿上休閒服,正式成為慈濟大學的新生!
因為,只要完成專班學分學程,就能取得學分學程證書,再修滿並達到128學分可銜接學士學位,拿到慈濟大學文憑!換句話說,壯世代不用與高中生競爭就能念大學,不但放寬求學門檻,同時修讀時間最長可長達10年,一開始僅需繳交學分費,就能擁有正式學籍,享有學生專屬福利、校內資源與完整學習支持,一同成為慈濟大學的新鮮人。
「等了40年,終於有機會再回到校園讀大學!」72歲的許寶山曾考上台北的學校進修,卻因工作外派大陸導致學習中斷。就算退休後當了全職志工,總覺得少了專業知識背景,所以,和太太一起搶頭香報名「自我成長與助人工作學分學程」,因為「當學生,真的很幸福!」另一位學生陳秀鷹表示,早年因踏入婚姻而放棄升學,總覺得很遺憾,也認為不斷學習才是預防失智、延緩老化的絕招。所以,主動報名第三人生大學,更是「送給自己70歲的生日禮物」!
慈濟大學資深副校長戴昌賢鼓勵大家,不要恐懼、不要害怕,善用過往豐富的人生閱歷經驗,再結合現在的AI科技,以開放的心態接收新知,也與年輕學子多互動交流。主任秘書温蕙甄分享,今年以50歲挑戰波士頓馬拉松,成功在3小時48分完成42.195公里,強調追夢不限年紀,想達標一定要努力。社會教育推廣處推廣長牛河山表示,除了第三人生大學的表定課程,也可免費參與樂齡大學課程,還不忘提醒要善用學餐補助、圖書館、體育館等免費資源,好好享受難得的大學生活。
「自我成長與助人工作學分學程」課程集中在週三、週四,這學期有用鏡頭說故事的攝像人生、寫自己的故事、人生旅程與自我覺察、老人長照資源運用。下學期也規劃了靜坐醒腦、優雅的影響力、志願服務等課程。所以,當授課老師林哲先拿出古早底片相機,學生馬上眼睛都亮了,立刻聯想到以往的拍照經驗,再聽到攝影的原理和歷史後,才發現拍照也是門大學問,上學也可以這麼有趣。
「智慧健康與生活管理學分學程」課程集中在週二、週三,這學期有健康影音賞析與實踐分享、探索元宇宙、探索智慧物聯,下學期也規劃了健康養身烘焙實作、人工智能應用、預防醫學與生活保健等課程。58歲的花蓮民眾李幸豔表示,活到老、學到老,要與時俱進才跟得上時代,期待能將第三人生大學所學,轉化成高齡長輩社區據點的授課教材。
大多數學生都說,相較於樂齡大學,慈濟大學第三人生大學更具知識含金量,不但符合最夯的超高齡社會趨勢,還能建立同儕學習社群,更提供有強烈自主學習力的壯世代一個圓夢的機會。所以,非常珍惜重拾學生身份,回到校園學習,至於「蹺課」,那是萬萬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