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陳金聲/嘉義義竹
嘉義縣義竹鄉後鎮村長張耿豪家的庭院中,有一棵老「榕仔拔」,歷經七月七日丹娜絲颱風的摧殘,離葉又離枝,樹冠失色,但據信它己有近百年樹齡,張村長當它是「鎮宅寶樹」。
這棵「榕仔拔」,原栽種在後鎮村隔壁的平溪村「農田水利會工作站」的院子裡。早期工作站稱為「水館」,院子很大,是日式建築。民國七十幾年間,日式建物老舊不堪使用,改建為鋼筋水泥的三層「樓仔厝」,當年是村內最高建物。
「水館」老大伍主任是外地官派來的,少到村裡串門子,依法行事,甚具官威,家人都是平溪村民眼中的「官戶人家」,村民都是族親,互稱叔、伯、兄等,男女老少就是沒有人敢直接叫伍主任的名字,概皆以「伍先生、伍主任」尊稱之。
「水館」腹地大,種了多種的水果,最靠近牆邊的兩棵「榕仔拔」最引小朋友垂漩。「水館」門前有條大排水溝如護城河,河邊還築起水泥牆,小朋友想入侵偷摘「榕仔拔」,都得先跳過大排水溝,然後再翻牆上樹。
伍姓住戶院子養了大型狗,辦公室有人辦公,想入侵偷摘不是一件易事,經常人掛在樹上下手時就被主人發現,人狗同時追出,小朋友嚇得「走那列飛」,翻牆兼跳河逃回村內。「水館」位在東華國小學生上下學必經的路邊,放學時段是小朋友偷挽「榕仔拔」的熱門時段。
小朋友放學路隊離開校門後,三五成群各自走在回家的路上,有的趕著回家下田幫忙農務,嘴饞的通常都走在最後,方便伺機入侵偷摘水果,有的負責做「哨兵」兼看管書包,猴腳猴腳、身手矯健的負責上樹,但經常屋主追出時哨兵先落跑,忘了通知掛在樹上的同學「主人追出來了」。小朋友專挑「榕仔拔」下手,不是因它嬌貴,而是靠牆邊伸手可及,而且它一年四季都開花結果,不像一些水果有季節性,而且它的果實量多,隨手抓一把,就可偷到十幾顆。
早期農業時代,農家地盡其用,全用來種農作物或在庭院種些蔬菜供日常生活之需,那有閒情逸緻及空地種水果,也沒錢買水果,所以,自產的地瓜、玉米都是農家小朋友的「天然水果」,背著父母偷吃自產的農產不犯國法卻犯家法,被發現常換來一頓「肉筍」,被籐條抽打得哇哇叫。
那個年代,傳統農村沒什水果,俗稱「土拔仔」的番石榴是大宗,所以,誰家有一棵番石榴,保證「一天黃三次」,意思是每天都會有人去偷摘,好像那棵番石榴一天成熟好幾回,實則不然,連還未成熟的都偷摘回去啃半天,啃得心頭甜滋滋,以當年的物質生活條件,能吃上一粒「榕仔拔」簡直是人間美味等級的存在。
伍主任的兒女偶爾佛心來,上學時摘幾粒帶到學校分享同學,小朋友拿在手上捏半天都不捨一口吞下,當年那一粒比現在整串的日本麝香葡萄還珍貴。
這是四、五十年代後鎮、平溪兩村農家子弟忘不了的共同記憶,那些年的農家子弟那可能有「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有的只是「我們一起偷挽的榕仔拔」。這些人這些事,筆者少不更事都曾忝為其一。民國七十幾年間,「水館」建物改建,庭院的果樹全部砍除,後鎮村的賢達張山籐(即現今村長張耿豪的先父)捨不得這二棵樹齡數十年的「榕仔拔」也將砍掉,於是徵得館方的同意,挖一棵移植後鎮村老家的庭院,這棵「榕仔拔」至今一直存活在張家庭院的牆角至今逾四十多年。
#p3
這棵「榕仔拔」移植到張家後,受限於植栽地的空間及底部可能填埋磚角石塊,根系及樹冠層都無法旺盛的伸展,所以樹幹沒有想像的粗大,但植物專家估計它的樹齡,應己近百年。目前樹幹的胸圍近五十公分,高約五公尺,一年四季都結實纍纍。張耿豪說,這樹齡可能是南台灣之最了。
張耿豪表示,他從後鎮村到平溪村東華國小就讀,放學路不經「水館」,所以「我沒去偷摘過,但有同學分給我吃過」。現在物質生活條件改善了,他院子這棵,不會有小朋友再去偷,他曾摘一些給村裡的小朋友吃吃看,但被嫌「五告歹吃」,只好自產自食偶爾摘幾棵塞在嘴裡當檳榔般咀嚼,香味十足,別有風味,邊吃邊回味童年,幸福在其中。
「榕仔拔」開花結果過程與形狀都和一般的番石榴一樣,但是,它是番石榴界中的「吉娃娃、小珍珠」,果實只有龍眼籽那麼大,抓一把十幾粒都無法塞滿一大口。
張耿豪表示,小朋友不愛吃也不來偷,所以他家那棵「榕仔拔」經常落滿地,直接晒成「拔仔干」,望之心有所感。村民建議他透過廣播「拜託」村內的「張君雅小妹妹」來摘,但他說「這招沒效,通知領泡麵小朋友會來,叫他們來摘「榕仔拔」,置若罔聞。
世代更迭,撫今思昔,「榕仔拔」身價跌落神壇,但他一定會顧好這棵鎮宅寶樹,讓它「再活五百年」。
台灣的水果改良技術世界一流,市面上的番石榴,如紅心芭樂、無籽芭樂、帝王芭樂、珍珠芭樂等等,品種數不完。水果攤上買不到「榕仔拔」。
俗稱的「榕仔拔」,又叫「草莓番石榴」。原產巴西,相關記載指出是1909年至1940年間從夏威夷引進台灣。因此,「榕仔拔」是外來種水果。可惜它果實太小,無法填飽台灣民眾的肚子,生長速度又慢,夜照太強甚至「只長不生」,所以,淪為觀賞用的盆景,精品一盆數萬,聊堪告慰曾經的身世。它會被稱為「榕仔拔」,是因為它的葉子超像榕樹的葉子,樹幹卻又與番石榴一模一樣,果實又有番石榴的「拔仔味」。
外行的民眾如果不仔細看,根本分辨不出它是榕樹或番石榴。所以,網友就搞笑,「老家有棵榕樹長滿芭樂」、「種瓠仔生菜瓜,種榕樹長出芭樂,這太神了啦」。
圖說:義竹鄉後鎮村長張耿豪老家庭院的鎮宅寶樹「榕仔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