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婉柔/綜合報導]2025全國部分發酵茶比賽傳來捷報!來自南投縣竹山大鞍「馨茗響茶」(專營杉林溪茶)的茶四代青農&mdash&&mdash&小頭木-葉重霈,以紮實的工藝與堅定的初心,勇奪球型組冠軍,為南投縣還有頭木家族茶史再添榮耀。南投素有「茶鄉」之稱,而竹山和鹿谷更是孕育茶魂的沃土。葉重霈的成功,不只是個人的榮耀,更象徵台灣青農的韌性與希望
■ 傳奇的母子檔同框獲獎紀錄
這次的參賽並非他第一次站上全國舞台。早在2020年,他便與母親「頭木婆」林麟真一同入選南投縣代表隊,並創下母子同框同時獲獎的罕見紀錄,當年,葉重霈奪下亞軍,母親則獲季軍,雖然與冠軍擦肩而過,卻已為茶界留下傳奇篇章。依照賽事規則,得獎者需滿三年才能再度參賽,而今年媽媽因年滿50歲已無資格參戰,而他這5年來製茶職人的茶魂一直讓他腳步不曾停止,像個乾海綿般瘋狂吸收地吸收養分,終於在2025年8月28日、29日以「單槍匹馬」之姿如願登頂勇奪球型組冠軍。
■ 青農返鄉的堅持
葉重霈在2017年自-崇仁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餐飲管理科畢業後,毅然決定返鄉學茶,跟隨父親葉春億(大頭木)習得茶園管理技術和製茶技藝。對他而言,這是一份從血液裡就流淌的使命。他常自嘲說,自己大概從受精卵開始就注定要與茶為伴了。不過他堅信「心的張力有多強,夢想的力道就有多強。」,所以,儘管返鄉的選擇,少了燈紅酒綠的舞台,但晨曦裡的茶園、夜晚裡的蛙鳴、四季更迭的山林,都是他製茶路上無聲卻堅定的見證。他以汗水、專注與執念,將青春一次次揉進茶香當中。
■ 得獎後的下一步
站上冠軍舞台後,他沒有急著慶功,而是回到茶園,準備為今年即將採收的秋茶大展身手。對他而言,冠軍不是終點,而是另一段起點。
因為,這些年來,他也在賽事與交流中,認識並學習到更多台灣製茶職人的精神&mdash&&mdash&那種近乎癡狂的專注與執著都深深刻在他心裡,成為滋養他前行的力量。
在葉重霈的心裡,茶早已不是單純的作物,有時像摯友,懂得沉默守候,不多話卻最可靠;有時像戀人,帶點傲嬌,先澀後甘,卻總在回味裡最溫柔;有時更像家人,春夏秋冬從不缺席,默默養大了他的夢想與堅持。「與茶相伴,就像與生命最親近的人相伴。」他笑著說。
因為這份不離不棄,才讓茶香成了他最長情的浪漫,也成了這座山頭最動人的故事。
🛡️榮譽榜
🌱2017年-參與全國唯一雙驗證分級評鑑獲得金讚獎
🌱2017年-參與南投縣長特等茶獲得優質獎
🌱2018年-參與全國唯一雙驗證分級評鑑獲得特等獎和頭等獎
🌱2018年-與雪山茶葉產銷班製茶交流聯誼賽獲得第三名
🌱2018年-參與南投縣長特等茶獲得優質獎
🌱2019年-參與全國唯一雙驗證分級評鑑比賽獲得2支頭等獎
🌱2020年-葉重霈獲得全國部分發酵茶球形組亞軍
🌱2020年-參與全國唯一雙驗證分級評鑑比賽獲得頭等獎和金讚獎
🌱2020年-葉重霈獲得特用作物傑出獎
🌱2021年-葉重霈獲得竹山鎮農會地方特色茶葉烘焙技術競賽第三名
🌱2021年-參與全國唯一雙驗證分級評鑑獲得頭等獎、金讚獎、優質獎
🌱2021年-參加第一屆全國產銷履歷茶分類分級TAGs評鑑活動獲得「精選」
🌱2021年-參與全國唯一杉林溪產地標章分級評鑑比賽獲得金讚獎和優質獎
🌱2022年-葉重霈考取全國製茶師丙級證照
🌱2022年-初級感官品評證照
🌱2022年-參與鹿谷鄉凍頂茶業發展合作社蜜香貴妃茶比賽獲得優等獎
🌱2022年-參加第二屆全國產銷履歷茶分類分級TAGs評鑑活動獲得「精選」
🌱2022年-松紅-台灣小葉紅茶比賽-優良獎
🌱2023年-凍茶會評茶師
🌱2023年-鹿谷鄉農會冬茶-2朵梅
🌱2023年-松紅-台灣小葉紅茶比賽-金牌獎
🌱2023年-凍茶會焙茶王貳等獎、參等獎
🌱2023年-凍茶會評茶師
🌱2023年-中級感官品評證照
🌱2023年仁愛鄉農會高山茶王優良獎1點
🌱2024年-參與全國唯一杉林溪產地標章分級評鑑比賽獲得金讚獎
🌱2024年-仁愛鄉農會高山茶王優良獎1點
🌱2024年-凍茶會評茶師
🌱2024年-凍茶會焙茶王參等獎、優質獎
🌱2025年-參與全國唯一杉林溪產地標章分級評鑑比賽獲得頭等獎、金讚獎、優質獎
🌱2025年仁愛鄉農會高山茶王優良獎2點
🌱2025年-凍茶會評茶師
🌱2024年-全國部份發酵茶球型組-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