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 -戴貴立、蔡菁芝連線報導/專題
這是一個四面三角形組成的錐狀體,用中、英、日、俄4種語言表達1931年9月18日日本開啟對日侵華的14年,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無條件投降,苦難才結束。
放在紀念館進門之後的第一件展品。內容是1931年9月18日,這是一個永遠凝刻在中國人民心中的日子。就在這一天,日本侵略者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 此後十四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犯下種種戰爭罪行,三年五百萬中國人生靈塗炭,無數物質財富被瘋狂掠奪,中華民族的尊嚴被肆意踐踏。台灣日據時期被迫支援侵略,讓華夏子民自相殘殺。
從這一天起,十四個春夏秋冬,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烈火燃遍華夏大地,無數中國人用熱血和生命譜寫出感天動地的抗日之歌。1931年9月18日是中華民族的國恥日,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卻,早期台灣歷史課本的記載,可以說「不讓歷史盡成灰」,至少中高齡的台灣人知道歷史事實。
瀋陽這個九一八紀念博物館,裡面保存的相片及證物,不容竄改史實!參觀博物館的學者和民眾,心中隱隱作痛,從台灣角度看,造成國共內戰,神州淪陷,難道不是日本造的孽?
圖:這個四面錐體記載日本侵略史實 四種文字控訴其罪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