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婉柔/台中專訪】
從資訊業轉戰餐飲業,張志鴻走過9年的轉型歷程。從最初的一家「惹鍋火鍋」,到如今十家分店,並跨足拉麵品牌與高端「紅檜燒肉鍋物」,他憑藉「物超所值」的經營理念,在競爭激烈的餐飲市場中闖出一片天地。
跨界挑戰:資訊人到餐飲人的轉折
談起跨足餐飲的契機,張志鴻笑說,資訊業雖然穩定,但始終缺乏與人直接互動的滿足感。餐飲業則讓他能透過料理與服務,立即感受到顧客的回饋。「這份成就感,支撐我一路走到現在。」
疫情考驗:一個月虧損200萬也不裁員
9年來,疫情是最大挑戰。張志鴻坦言,最艱難的時候單月虧損200萬元,但他選擇不辭退員工。「員工是夥伴,不是成本。守住團隊,才有機會在市場回溫後再次起跑。」這份堅持,也凝聚了團隊向心力,讓品牌在疫情後更快恢復。
成功關鍵:四大原則
他直言,餐飲業的成功並沒有捷徑,唯有四大原則:
1️⃣ 食材品質:嚴選和牛、每日直送海鮮,並以招牌 蒜頭蛤蜊鍋、胡椒豬肚鍋 擄獲饕客味蕾。
2️⃣ 服務態度:要求員工待客如親,讓顧客感受溫度。
3️⃣ 用餐環境:大坪數設計、舒適氛圍,適合家庭與聚餐。
4️⃣ 出餐速度:標準化流程,確保餐點即時且品質穩定。
人才培育:教材+影音訓練
在員工教育上,張志鴻不僅提供完整教材,更導入影音教學,讓新進員工能快速上手並反覆練習,進一步強化服務一致性。「唯有標準化,才能讓顧客在不同分店都享受同樣的體驗。」
展店策略:薄利多銷,布局中南部
張志鴻展店的思維與眾不同,他選擇大坪數、多座位,走薄利多銷的策略。他看好中南部市場,認為當地空間大、消費力強,是最具成長性的區域。
未來藍圖:越式料理新品牌登場
除了火鍋與燒肉,張志鴻也將持續挑戰新領域。他透露,下個月即將推出全新品牌&mdash&&mdash&越式料理餐廳,希望帶給消費者更多元的餐飲選擇,進一步擴張集團版圖。
結語
9年的餐飲之路,張志鴻從資訊業到餐飲業,不僅換了一條跑道,更跑出屬於自己的方向。憑藉「物超所值」的理念,他帶領團隊穿越低谷,持續創新,並以四大經營原則奠定基石,讓「紅檜燒肉鍋物」成為中南部餐飲市場的一股堅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