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戴貴立/屏東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近日迎來令人振奮的生態喜訊—沙勞越頭鯊(Cephaloscyllium sarawakensis)成功孵化出幼鯊!這種來自西太平洋的底棲性小型貓鯊,其罕見的透明卵鞘曾讓民眾近距離觀察胚胎在卵鞘中逐漸成長的過程。如今幼鯊已平安誕生,並在後場觀察復育細心呵護中,民眾仍可透過前場鯊魚特別展示缸中看到沙勞越頭鯊的成魚,待鯊魚寶寶穩定成長後,便有機會在前場與民眾見面,而這份守護新生命的理念,從深海延伸到岸邊,化為夜宿海生館最受歡迎的季節限定行程—「蟹逅」,這是夜宿活動首度走出海生館的套裝行程,自推出以來已十多年,累計吸引超過五萬人次參加。每年6月至10月,抱卵的母蟹會在夜間從山林棲地出發,跨越馬路前往海岸釋幼,過程中充滿挑戰與危機,也因此成為護蟹行動的重要時刻。夜宿「蟹逅」活動結合恆春半島港口社區與佳樂水風景區,由在地解說員帶領民眾走進全台陸蟹種類最多的生態棲地,親眼觀察東方蟹、中華沙蟹、角眼沙蟹、兇狠圓軸蟹等多種陸蟹,還有如森林小精靈般的林投蟹,在林投樹間靈巧穿梭的驚喜畫面,幸運的話,還能遇見正前往海岸的抱卵母蟹,見證生命傳承的珍貴瞬間,為守護這段繁殖旅程,當地社區、墾丁國家公園與公路單位在繁殖季期間實施交通管制、設置「陸蟹出沒」警示牌,並於部分路段設置箱涵讓陸蟹安全通行,降低「路殺」風險,遊客也將在解說導覽中學習減速慢行、照顧腳下生態等保育行動,將感動轉化為實際行動力。今年暑假,夜宿活動更迎來全新升級行程—「後場揭密」,帶領民眾走進平時不對外開放的海洋後場,行程將深入水族實驗中心參訪,包括海龜收容中心、珊瑚復育農場及標本研究室,揭開海生館的科學研究與保育行動的幕後故事,參加者還能透過藍鯨主題彩繪手作,將海洋知識轉化為創意作品,增進與海洋生物及棲地的情感連結與保育認同。
夜宿「蟹逅」行程不僅是生態觀光活動,更是一次與自然共好的深度體驗,當夜幕降臨、繁星點點,穿過港口吊橋的腳步聲與海浪聲交織,這場與陸蟹的浪漫邂逅,將成為一生難忘的夏秋回憶,今年夏天,無論是透明卵鞘中的深海新生命、星空下的陸蟹護幼之路,還是後場的科學探秘,都將在夜宿海生館一次實現,邀請您走進海洋的白天與黑夜,開啟一段跨越海陸的生命探索。
【2025夏日海洋季福爾摩『鯊』之旅】主題活動詳情:https://reurl.cc/yR3KEa
【夜宿海生館「蟹逅」季節限定行程】活動詳情: https://www.aquarium.com.tw/navigation.asp?ID=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