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陶泰山/台北
由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主辦的114年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名單今日揭曉,今年參賽作品近300件,創歷屆新高,展現社會對於媒體呈現光明面議題的高度關注。評審委員會由黃肇松擔任主任委員,另有王毓莉、莊伯仲、洪瓊娟、蔡念中、杜聖聰、賴祥蔚、黃葳威、莊克仁等傳播領域專家學者參與審查。
理事長妙熙法師表示,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自設立以來,一直強調新聞倫理與公共責任。今年看到媒體同仁從不同角度發掘社會正向力量,不論是關懷弱勢、環境議題,或是文化、體育領域,都呈現出新聞專業的深度與溫度。
妙熙法師強調新聞不只是事件報導,更是社會價值的傳遞者。公會希望透過贈獎行動,鼓勵媒體持續關注光明面議題,讓社會大眾看見希望與行動力,也凝聚公眾對新聞專業的信任,支持媒體人探索社會光明面,共同推動社會進步。」
評審主委黃肇松表示,本屆最大亮點是參賽件數創新高,且作品呈現多元廣泛,不僅限於好人好事善舉,專題報導、深度追蹤及創新題材皆有代表性。評選過程採合議制,各組委員對作品標準與原則達成共識,經得起外界檢驗,得獎作品充分展現社會光明面各種角度與核心元素。
今年得獎作品亮點豐富,《人間福報》「王建民大聯盟初登板20周年─尋找下一個王建民?」專題,首次有體育新聞報導入圍並獲佳作,回顧王建民20年前在大聯盟的首度亮相,並探討台灣職棒及棒球選手培育現況;特優由《聯合報》「升溫危機─北漂的埃及斑蚊」奪得,關注登革熱防治與公共健康議題。
電視媒體組特優作品「創紀錄!腦麻兒小比「登玉山」」記錄腦性麻痺患者挑戰極限的感人故事;廣播媒體組特優「世代交換所:青年返鄉」深入探討青年返鄉創業與社區參與的價值;學生組優等作品中,世新大學「雙手推夢想!身障夫妻帶團 挑戰騎車划舟」及中正大學「雙視共融:翻開閱讀新視界」,皆展現年輕世代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注與實踐。
頒獎典禮將於8月28日下午2時在台北生技園區多功能廳舉行,地址為115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2樓。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邀請各界踴躍參與盛會,以表彰並鼓勵媒體工作者的努力與貢獻。
※114年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得獎名單
◎平面媒體類-會員組(6名)
※特優 參賽單位:聯合報
作品名稱:「升溫危機-北漂的埃及斑蚊」追蹤報導
得獎人:鄭朝陽等15人
※優等 參賽單位:中央通訊社
作品名稱:「雅斯敏尋親」
得獎人:田習如等11人
※佳作 參賽單位:人間福報
作品名稱:「王建民大聯盟初登板20周年-尋找下一個王建民?」
得獎人:曾博群等5人
※佳作 參賽單位:聯合報
作品名稱:「扭轉高齡化社會下的公廁文化」專題追蹤報導
得獎人:鄭朝陽等9人
※佳作 參賽單位:工商時報
作品名稱:「擦亮信託神燈 守護所信所託」
得獎人:陳衣怜等12人
※佳作 參賽單位:東森新媒體ETtoday
作品名稱:「AI詐騙時代來臨」
得獎人:陳詩璧等4人
◎平面媒體類-學生組
特優:從缺
※優等 參賽單位:世新大學新聞學系
作品名稱:「飄洋過海求生計 外籍漁工權益無保障」
得獎人:代表人洪子涵等3人
※佳作 參賽單位:銘傳大學影音新聞暨社群傳播學系
作品名稱:「剩食重生的新隱憂 惜食變現的新商機 資訊透明與食安成待解難題」
得獎人:代表人游昀芳等6人
◎電視媒體類-會員組
※特優 參賽單位:民間全民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作品名稱:「創紀錄!腦麻兒小比「登玉山」紀錄片上映感動人心」
得獎人:代表人周容萱等2人
※優等 參賽單位:中華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作品名稱:「在灶人生」
得獎人:代表人林志儒等2人
※佳作 參賽單位:台灣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作品名稱:「長照喘息 該被照顧的照顧者」
得獎人:代表人黃禹馨等2人
※佳作 參賽單位:客家電視台
作品名稱:「山城裡的菜車」系列報導
得獎人:代表人林秋伶等2人
※佳作 參賽單位: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作品名稱:「白冷之愛:跨越半世紀的守候」
得獎人:代表人吳志怡等2人
※佳作 參賽單位:三立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作品名稱:「為愛前行-拐杖牙醫林易超」
得獎人:代表人李心嵐等2人
※佳作 參賽單位:壹傳媒電視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作品名稱:「無聲告別 孤獨死成未來?」
得獎人:代表人王欣怡等6人
※佳作 參賽單位:鏡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作品名稱:「在地風景裡的未來」
得獎人:代表人管佈霖
◎電視媒體類-學生組
特優:從缺
※優等 參賽單位:世新大學新聞學系
作品名稱:「雙手推夢想!身障夫妻帶團 挑戰騎車划舟」
得獎人:代表人潘品心等2人
※佳作 參賽單位: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作品名稱:「守島者-Matsu」
得獎人:代表人陳品勻等2人
※佳作 參賽單位:世新大學新聞學系
作品名稱:「行善團修繕老屋 志工愛心溫暖弱勢」
得獎人:代表人陳柔樺等2人
※佳作 參賽單位: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
作品名稱:「行動診間 牙醫到宅服務」
得獎人:代表人高怡萱等2人
◎廣播媒體類-會員組
※特優 參賽單位:正聲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作品名稱:「世代交換所:青年返鄉系列報導」
得獎人:代表人黃薰葳
※優等 參賽單位:中央廣播電臺
作品名稱:「那似乎愈來愈稀少的公門美德 被遇見」
得獎人:代表人王照坤
※佳作 參賽單位:國立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
作品名稱:「不老英雄,和世界拼一場」
得獎人:代表人張毓芹
※佳作 參賽單位: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臺中分臺
作品名稱:「偏鄉移動守護者」
得獎人:代表人陳怡伶
◎廣播媒體類-學生組
※特優 參賽單位: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
作品名稱:「雙視共融:翻開閱讀新視界」
得獎人:代表人葉詠泓
圖/由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主辦的第114年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名單今日揭曉,由理事長妙熙法師,帶領評審委員會,黃肇松擔任主任委員,另有王毓莉、莊伯仲、洪瓊娟、蔡念中、杜聖聰、賴祥蔚、黃葳威、莊克仁等傳播領域專家學者參與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