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戴貴立/屏東
一名暱稱為「小藝」的小四女童,日前在玩線上遊戲時,與一名自稱「幻影」的男網友相識,兩人在遊戲中互動頻繁,隨著聊天次數增加,逐漸以「男女朋友」互稱,小藝無意間透露就讀學校、居住地及年齡等個人資訊,不久後,「幻影」開始要求小藝拍攝私密照片作為「情侶互動」,並以遊戲點數作為交換條件,甚至傳送露骨訊息進行暗示,令小藝感到不安與害怕,儘管她多次推託拒絕,對方仍持續施壓。最後,小藝鼓起勇氣向母親坦白情況,母親隨即截取對話紀錄並報警處理,成功阻止事件擴大。
經屏東縣政府統計,近五年來因網路犯罪導致兒少遭受性剝削的案件數呈現逐年遞增趨勢。以113年數據顯示,案件數已達117件,其中以社群網站(如Facebook、Instagram、Twitter、Dcard)為最主要管道,共46件;其次為通訊軟體(如Line、Messenger、Telegram)共42件;而網路遊戲及相關平台亦不容忽視,達28件,居第三位,這些數據顯示,青少年在日常使用的網路平台中,隨著社群媒體、即時通訊軟體與短影音平台(如Instagram、TikTok、小紅書等)的盛行,青少年沉浸於網路世界的時間愈來愈長,卻也暴露於網路詐騙、個資外洩、不當交友及性剝削等高度風險之中。
為確保青少年於暑期期間的網路使用安全,屏東縣政府呼籲:家長和青少年務必提高警覺,家長平時應多關心家中未成年兒少網路使用情形,平時亦可透過新聞媒體與實際案例,協助兒少建立正確的 網路使用觀念,提升青少年的自我保護能力與危機辨識意識,方能有效預防受害事件發生,營造更安全的數位生活環境。
同時提醒民眾,如發現有兒少疑似遭遇網路性剝削、不當交友、詐騙或其他危害情形時,應勇於通報、及時求助,不僅是對被害兒少的保護,更是大家共同的責任。求助管道:屏東縣政府報案專線110、全國保護專線113、防詐騙諮詢專線165、社會安全網-關懷e起來https://ecare.mohw.gov.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