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李至文/高雄
為推動我國海洋文化知識建構與航海智慧傳承,海洋委員會於今(23)日於高雄展覽館304會議室舉辦「海洋文化領航補助計畫培訓研習及交流工作坊」,邀請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奧正史所長,以及歷年補助團隊、藝文界代表及學術實務工作者齊聚一堂,展現推動海洋文化的豐碩成果,並搭建橫跨學術、藝術與社會的對話平臺。這場聚會,不僅是交流與學習的機會,更是點燃臺灣海洋文化之光的重要時刻。
賴清德總統提出的「競逐太空、探索海洋」雙軌政策,正引領臺灣在科技與文化間開啟嶄新的藍圖。為將「探索海洋」從理念落實於日常,海洋委員會推動「復振航海文化力」計畫,集結公私協力,推動海洋文化主流化。此計畫不僅是政策的實踐,更是一場文化的喚醒行動,透過航海技藝的復振、用海智慧的重現,以及藝術創作的共鳴,讓海洋文化深植人心,成為臺灣集體記憶與文化自信的核心。
台灣芭蕾舞團是一個邁向國際發展的本土芭蕾舞團,透過演出具有臺灣文化底蘊的海洋芭蕾舞,展開芭蕾舞與海洋的深度對話。本次表演舞碼,成功融合藝術家優席夫的「守護」、「女人魚」及「螢光」等畫作,讓觀眾沉浸在海洋藝文世界中,欣賞優美曼妙的芭蕾舞蹈表演。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奧正史所長致詞指出,臺灣跟日本都是被海所環繞的國家,所以無論是臺灣或日本,都跟海洋有非常緊密的關係。在日本有「北前船」的海洋文化,它是由江戶時代的中期到明治時代的初期,連結從大阪到北海道的貨物運輸船。它所承載的並不只有貨物而已,也承載了日本全國各式各樣的文化。希望可以將北前船文化推廣給臺灣的大眾認識,也期待未來與海洋委員會在海洋文化方面能更進一步緊密合作。
海洋委員會管碧玲主委致詞表示,臺日海洋文化交流在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奧正史所長的努力下,展現豐碩成果。奧正史所長積極促進雙方在海洋文化領域的合作連結,推動多項具體合作,其中今(114)年「臺灣海洋國際青年論壇」吸引來自十餘國的青年團隊報名參加,日方共有3支隊伍入選決選名單,展現奧所長推動臺日交流的努力成果及日本青年對海洋議題的重視。
臺灣除了進行臺日海洋文化交流之外,也完成了臺帛國際交流,帛琉「無私分享號」遠洋航行至臺東與蘭嶼,未來期待「大角星號」的合作航行,深化海洋文化的國際連結。
113年海洋委員會提出「復振航海文化力」四年期中長程計畫向行政院爭取預算並獲核定,明確從制度面建立推廣架構。首年即獲得2,400萬元經費,第2年更提升至4,800萬元,明年持續編列經費4,800萬元推動。今天的培訓交流工作坊展現第一階段豐碩成果,是一個很好的開始,期待未來更多夥伴加入,共同參與推動。
海洋委員會管碧玲主委強調,臺灣的孩子們從小就要知道臺灣的海洋文化,本計畫從「薪傳」、「船藝」、「藝海」三大補助主軸,成功建構與海洋之間的連結思維。民間有許多海洋文化元素,政府應提供更多的資源,與海洋間的對話,讓各領域努力、響應與參與,無論是在學校、地方政府、民間社團,或者是個人工作室,讓這個計畫能夠更豐富、更具體,充滿社會各個角落,讓成果更顯著。
海洋委員會管碧玲主委指出,以原住民的圖騰為例,可以發現傳統的圖騰之中都有海洋的智慧在裡面。最後也引用輝達黃仁勳執行長說的「要跑起來,別用走的」,勉勵各界夥伴共同努力,藉由「復振海洋文化力─海洋文化領航計畫」不斷向前推展,讓臺灣之子真正涵成海洋之子,把臺灣海洋文化融入人民的生活中,讓臺灣的人民有更多豐富的海洋文化意識,讓我們與海的連結,建立宇宙觀、國際觀。
這次研習及交流工作坊,海洋委員會匯集113、114年辦理「復振航海文化力」計畫的豐碩推動成果,邀請歷年補助及合作團隊,規劃10場次海洋文化研習及交流工作坊與綜合座談,內容橫跨航海技藝保存、海岸文化探掘與藝術創新應用,透過公私協力,促進臺灣海洋文化主流化。
在造舟技藝方面,有國立成功大學團隊詮釋保存傳統帆船圖譜的《王船再現》,國立臺東大學紀錄蘭嶼雅美(達悟)族航海智慧與拼板舟技藝的《船的眼睛》專書;在航海實踐方面,從淡水河的舢舨船、八斗子的罾子船,到阿美族莿桐部落的fudafudakan及南島社區大學發展協會的Torik-Sanayasay,乃至蘭嶼雅美(達悟)族朗島部落的十人大舟,每一場的新船下水,都是文化薪傳的里程碑。
在發掘臺灣特色的海岸風貌、文史脈絡與文化路徑方面,有《南方澳漁師的地名記憶》及雅美(達悟)族拼板舟「跨越號」航行紀實的專書。此外,更有團隊「藝起海洋」,透過視覺藝術探討人在海與岸之間共生共融的「潮壤相接」展覽,搬演海岸聚落故事的《芳苑,我們的故鄉二部曲:一起書寫》,以及打造在地海洋新畫卷的「與鯤共遊-台江內海偶戲共創計畫」,轉化海洋成為創意無限的舞臺,讓鹹鹹的海水味與澎湃的海潮聲為藝文活動譜上新旋律。
管碧玲主任委員表示,海洋文化是海洋委員會的核心使命。當文化再次為海洋點燈,臺灣不只是航向科技前沿,更將以深厚文化力穩健航行於星辰與浪濤之間,未來海洋委員會將持續深化海洋藝文發展,建構臺灣海洋文化主體平臺,讓海洋文化走入社會,走進人心。最後誠摯邀請社會各界一同加入海洋文化知識建構、造舟與航海技藝傳承及藝文創新的行列,攜手織就一幅永續海洋的美麗文化新傳說。
圖/全場大合照(前排中間左起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東江友希主事、奧正史所長、海洋委員會管碧玲主任委員、黃向文政務副主任委員、洪文玲前政務副主任委員、劉國列主任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