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婉柔/綜合報導]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的徵件計畫藝術家彭雅倫在多年前跟隨《島生誌》登島採訪 時,無意間注意到地方廟宇中,獨特存在的「女神」文化──除了代表馬祖的「媽祖 」之外,四鄉五島常見的白馬尊王旁,尚有白馬夫人、臨水夫人等女性神祇同受供 奉,形成一種帶有女性精神為核心的民間信仰脈絡,引發她對信仰「在地化」的興 趣,故而借用戰國時代思想名家公孫龍所提出《白馬非馬》之哲學辯證,探討馬祖信仰在切斷與發源地的連結後,是否已建構自身的脈絡,成為獨具一格的存在?
彭雅倫自徵選結果公告後,便多次登島,積極拜訪南北竿各村境廟宇以及相關執事 者。她在每次的訪問以及與在地人互動中,都不斷地感受到馬祖女性巾幗不讓鬚眉 ,在馬祖社會裡扮演中流砥柱的強大能量。她六月特別前往北竿橋仔境上惠林女帥 宮,全程參與女帥聖誕式,從上午八點開始三次扛轎問事,歷時共14小時。女帥宮乩將者與一般廟宇不同,全部都是女性員,彼此更因為信仰而建立了相互扶 持的深厚情誼。在第二次恭請女帥的儀式中,彭雅倫也受到主委邀請,一同扛轎, 體驗與神明的奇妙連結,更獲允許將GoPro攝影機架設於神轎內,得以從女神視角 記錄這神聖而感動的旅程。
《白馬非馬》作品將於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9月5日至11月16日展期間,在南竿梅 石特約茶室展出,結合藝術家歷時數月的田野調查、女性訪談,以及影像與裝置創 作,回應島嶼文化中的女性能量與神祇形象。藝術家以歷史與當代的對話,呈現馬 祖女性如海一般柔中帶剛的精神力量,更鼓勵大眾從多元的角度貼近島嶼,尋著在 地信仰的脈絡認知馬祖獨特的文化語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