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李至文/高雄
「暑假來臨,詐騙集團可沒在放假!」,高雄市政府警察局為遏止猖獗的詐騙案件,自暑期青春專案起跑後,陸續辦理「暑期聯合稽查擴大掃蕩專案」及「青春守護 打詐同行 小小警消暑期職人體驗」大型預防犯罪宣導活動,局長林炎田於日前(7月10日)親自接受港都新聞臺《城市不設限》專訪,透過實際發生的詐騙案例來提醒民眾及青少年學子,並分享警方防制策略,建立全民識詐的防線。
林局長表示,詐騙案件,近年來一直是非常關注的重點。以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公布的統計數據,高雄市114年1至6月每月平均受理詐欺案件1,802件,月平均財損金額新臺幣8億 6,877萬餘元,較去(113)年下半年(8至12月)月平均數據呈現下降趨勢(件數減少438件、財損降為5億1,000萬元);其中高發詐欺被害件數前5名,分別是假投資詐騙、假網拍詐騙、假交友、解除分期付款、色情應召詐財,詐團利用輕鬆賺、穩定獲利的話術,使被害人投資幾千到幾萬元的小額現金,陷入「能因此獲利」的幻境,自深信到夢醒;尤其青少年打工、長輩長久獨居、民眾網購熱潮及假投資等因素下,使詐騙集團有機可趁,市警局與市府其他局處聯手組成「打詐高雄隊」,平日走進社區、校園,向不同的族群設計專屬的宣導主題,提升民眾的「防詐免疫力」。
暑假期間,青少年學子更需要特別注意「假打工、假兼職詐騙」陷阱,詐團以「日領高薪、免經驗」誘騙涉世未深的青年打工,要求提供存摺帳號驗證為由,騙走帳戶資料,最後變成詐騙人頭帳戶,甚至延攬成為詐團車手;另外「假投資」仍屬財損最為嚴重之詐騙手法,多以打著財經名人旗號,吸引民眾加入LINE群組,成員均為詐團成員分飾多角假扮,營造高獲利假象,進而引導使用「假投資APP」,操作APP假數據,使人誤信吸引繼續匯款,最後再以無故斷頭或索取高額手續費方式,進而封鎖退群,讓被害人血本無歸。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呼籲民眾,詐騙手法日益更新,務必提高警覺,牢記反詐5不-「不接陌生來電、不聽投資名牌、不點未知連結、不傳個人資料、不信可疑資訊」,保持冷靜,小心查證,平時可多利用內政部警政署165全民防騙網及LINE官方帳號165全民防騙等資源,以獲取最新防詐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