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陳瑩、李至文/高雄
在地藝術家洪明爵日前在正修科大藝術中心舉辦「人類世之下的多元共生」個展,透過生命歷程與海島土地的連結,展現對自然環境與文化記憶的深刻省思,作品呈現對家鄉濃濃的情感,即日起展出至8月15日;副校長黃柏文肯定洪明爵藝術創作豐富,這次能在正修展覽,對兩校藝術與學術交流將有相當的幫助。
台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系專任副教授、高雄市現代畫學會理事藝術家洪明爵,藝術創作深受海洋、自然與信仰啟發,擅長以繪畫探索自我認同與文化意象的深層結構,創作曾榮獲全國美展、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德國西門子藝術創作首獎。
洪明爵的創作橫跨寫實與抽象,展現對生命與自然的深刻凝視,是當代台灣南部具代表性的中生代藝術家。
洪明爵長期投入藝術教育與視覺創作,深具田野觀察視野,並將個人中年體驗轉化為創作動能,這段生命不僅面對家庭與夢想的拉扯,更成為重新省視自身與自然、土地、人群關係的契機,本次展出的作品〈潮間帶上的記憶〉,就是他對中年省思的記錄。
小琉球出身的藝術家洪明爵對「歸鄉」有特殊的情感,作品處處可見對珊瑚礁、馬尾藻、蝦蟹魚群海洋生物的細膩描繪,並有赤腳奔走潮間帶的童年回憶。
他以繪畫作為田野調查的回應方式,不直接干預環境,卻以圖像力量訴說土地與人的糾葛,本次展出的作品「杉福漁港」及「城市漂移」,就是他的回應。
正修科大科技藝術發展處長吳守哲說,洪老師長年關注潮間帶、海洋生態與開發議題,透過畫布向觀者發問,追求經濟與觀光發展的同時,更要守住自然脈動與文化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