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李凡/高雄
針對議員建議高雄應興建第二座國際機場,以解決小港機場宵禁限制問題,高雄市長陳其邁今(7)日在市政總質詢中表示,高雄及台灣南部近五年發展快速,正是規劃24小時大型國際機場的最佳時機。市府綜合空域整體規劃與海事工程等因素,研議於南星計畫區新建國際機場,預計可透過填海造陸取得約1,000公頃腹地,不僅可避免噪音問題,也有助於滿足空運需求與南部產業長遠發展。
陳其邁指出,近年南部半導體產業發展迅速,南科產值已超越竹科,相關設備與材料供應鏈廠商也陸續進駐,加上全球線上購物成長快速,空運需求明顯提升。現階段桃園機場腹地已趨飽和,為分散風險與因應產業布局,南部設置一座全天候運作的國際機場極具必要性。南星計畫區除具備填海造陸條件外,也符合空域整體考量,搭配捷運路網建設,為極具潛力的選址方案。
針對議員建議應爭取外籍航空利用第五航權開闢洲際航班,陳其邁表示,高雄常為東南亞飛往歐美的重要轉運點,在國際機場尚未建成前,爭取廉價航空進駐及推動第五航權開航,為當前發展洲際航線的可行策略。市府也將持續建請交通部民航局進行前瞻性規劃,推動高雄建設24小時運作的國際機場,朝東南亞區域廉價航空與貨運樞紐方向發展,帶動南部整體競爭力。
此外,針對議員關切產業園區聯外道路與交通動線,陳其邁指出,隨著台積電設廠進入高峰期,施工與常駐員工人數將達1萬3,000人,對交通與停車空間形成壓力,市府已於翠華路等幹道進行拓寬工程,並推動新台17線、國道七號及高屏第二快速道路建設,責請林欽榮副市長專責督導進度,以降低交通衝擊。同時,也將推動八德路交流道及高屏二快左營端建設,並責請林副市長統籌與交通部協調,優先解決市區聯絡道瓶頸,改善園區周邊交通。
針對議員提出國中小營養午餐應優先採用在地食材的建議,陳其邁強調,高市府一向鼓勵學校落實「地產地消」,優先採購當地蔬果,並責成農業局與教育局共同研議獎勵與輔導機制,推動校園午餐食材符合產地安全標章規範,從產地到餐桌縮短運輸距離,進一步降低碳足跡,兼顧學生營養與環境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