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范振家(管理學博士)
在近日華府科技論壇上,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罕見地收起他那身象徵自由與創新的黑色皮衣,以一襲筆挺西裝登場。這位平時以矽谷搖滾巨星形象自居、科技圈中最不按牌理出牌的大老,竟然在此刻選擇了西裝這種「外交制服」,顯然有備而來,也別有深意。他的穿著,或許比他的談話內容更早一步透露:這場論壇,不只是科技發表會,更是一場策略性政治宣示。
黃仁勳的發言中,對大陸AI實力的評價出奇地「中肯」,甚至可以說,是出奇地不合華府常態。他說大陸「並不落後」,與美國的差距「非常小」,甚至直指華為是「全世界最令人敬畏的科技公司之一」。這番言論若是從一位大陸企業家口中說出,大概會被扣上「過度自信」、「國族主義」的帽子;但當這些話出自一位在美國科技界舉足輕重、且深諳東西方語境轉換的執行長口中,其效力不只在技術層面,更在於政治語境的衝擊性。
事實上,黃仁勳這次華府行所展現的,是一種「被迫的外交表演」與「對現實的冷靜提醒」之間的拉鋸。他穿上西裝,並非突然對傳統權威體制心生崇敬,而是因為他非常清楚:這場論壇不僅是企業之間的對話,更是向政策制定者喊話的平台。他必須用符合華府語法的方式,才能讓他的「警語」有效傳達。他的批判不見得鋒利,但透過一種看似謙遜、實則洞穿政策盲點的方式,點出了美國科技戰略的潛在問題:一味靠封鎖、靠行政命令遏止競爭對手,長久下來可能反噬本國企業的競爭力。
這種說法在今日的華府,幾乎是「政治不正確」的代表作。因為當今的美國政壇,從共和黨到民主黨,對大陸科技的普遍態度不是「競爭」,而是「防堵」;不是「追求領先」,而是「不讓對方追上」。在這種氛圍下,黃仁勳居然公開表示「中國不落後」,簡直就像在鷹派的保守智庫面前唱起「我們都是地球村」的老歌,若不是靠他那堅實的技術與市值後盾,大概早就被政治波濤吞沒。
而更深一層的弔詭是,他明知自己的晶片就是被美國政府列為「戰略物資」,正因為他們的產品過於先進,才成了出口限制的對象。但他卻反過來警告政府,這種封鎖策略將削弱美國自身的競爭力。這不是對國策的忠誠建言,更像是一位被捲入大國政治中的企業領袖,對現實的無奈揭示。他既不能公開對抗,也不能完全附和,只能選擇在「看似溫和」的語言中,植入足夠的警訊。
更值得玩味的是,他對華為的稱讚幾乎近乎「讚美詩」等級。這在一位美籍企業家的口中聽來,無異於在華府政治舞台上投下一枚震撼彈。他說華為「在計算與網路技術方面非常出色」,這些技術「是推動AI發展的必要能力」,「過去幾年有非常大的進步」。
黃仁勳這次「西裝登場」,其實已非單純企業家的行程,而是對全球AI競爭格局所做的政治姿態與話語介入,真正的競爭從來不是誰封鎖誰,而是誰能創造更具活力、更具開放性的創新生態。美國若只靠封鎖,是守成而非領先;台灣若只靠代工,是附庸而非主導。AI的核心從來不只是晶片,而是思維與制度的競爭。而台灣,若要在這場無限競賽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應不只思考如何站隊,更要思考如何主動佈局、創造價值、擁有話語權!
(圖轉載自玉淵譚天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