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劉耀輝/台東報導
為因應高齡社會照護需求,臺東縣衛生局於日前舉辦「認識長照3.0智慧科技輔具與長照申請及給付辦法」宣導講座,會中邀請雲林縣輔助器具資源中心黃劭瑋主任及財團法人一粒麥子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附設金峰社區式服務機構范金霞機構長,分享智慧復健設備的臨床導入與社區服務經驗,幫助長照專業人員了解最新技術發展與應用趨勢。
衛生局表示,長照3.0政策以「在地老化」及「社區整合服務」為核心,結合健康促進、預防、醫療與照護資源,全面提升長者生活品質,強調以「以人為本」的照護理念,打造多層次、跨域合作的服務體系,並充分運用創新科技,因應多樣化照護需求。
臺東縣衛生局指出,智慧輔具在長照體系中扮演關鍵角色,以人工智慧、物聯網(IoT)、感測技術等應用為基礎,協助長者提升自主性與安全性。例如,智慧手足復健機透過軟體分析動作軌跡和肌力,量化復健成效,提供個人化訓練方案,提高復健效率與照護品質。智能移動輔具結合自動避障及行動監測功能,減少跌倒風險,保障使用者安全。
衛生局進一步說到,根據近年學術研究,導入智慧輔具後,失能者有助提升復健成效和生活自理能力,照護者的身心壓力亦明顯降低,尤其是間接減輕了照護人力負擔與經濟成本。此外,智慧科技輔具的數據化管理也能協助照護機構更精準掌握服務需求與成效,促進照護流程優化與決策支持。
政府將自115年7月1日起推動「智慧科技輔具租賃補助制度」,針對五大類重要輔具(移位、移動、沐浴排泄、居家照顧床及安全看視)提供每三年最高6萬元租賃補助,降低使用者經濟負擔並促進輔具普及,回應長照3.0提倡的社區支持與跨域整合服務,推動失能長者在熟悉環境中安心生活。另,智慧輔具展示攤位集結輔聚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及多家科技廠商,透過實機操作與體驗,讓民眾及照護者深入理解輔具特性及功能,提升使用意願及熟悉度。下午的活動開放一般民眾、家屬及照護者參與,並透過有獎徵答激發關注,增進社會對智慧長照科技的認識與接受。長照3.0的推動,不僅聚焦提升照護品質,也透過科技創新和政策資源整合,促進照護服務均衡分布與永續發展,落實尊嚴自主的高齡友善生活環境,邁向智慧照護新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