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戴貴立/屏東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簡稱海生館)於11月8日舉辦第六屆「臺灣科學節」系列活動開幕典禮,今年以「啟發心智 賦能未來」為主題,活動將持續至11月16日。開幕現場邀請屏東縣牡丹鄉石門國小帶來排灣族古謠及《與海洋交朋友》演唱,將族語、歌聲與海洋意象融合,為活動揭開深具文化底蘊的序幕。
海生館表示,自開館25年以來,持續深耕海洋科普教育與永續推廣,除邀請民眾走入館內探索,更主動將海洋科學帶入生活。今年與石門國小合作推動「沿河向海找母語」計畫,將傳統漁獵文化融入教材、回流校園,讓海洋教育與文化傳承相互滋養,為永續教育注入人文能量。
點亮「海洋原動力」 學生創作展現教育扎根成果
開幕儀式結合《奧秘海洋》徵文暨繪圖活動頒獎典禮,由館長溫志宏與貴賓共同點亮象徵海洋解說員精神的IP主題燈箱——「海洋原動力」。作品充滿創意與細膩觀察,象徵教育、藝術與科學能量的匯流。
此次徵件分為三大類組——徵文組「我與海生館的回憶」、漫畫繪圖組及特別繪圖組「我是小小海洋解說員」,展現孩子們對海洋的觀察與想像。溫志宏館長表示,活動不僅是展示舞台,更是激發年輕世代關心海洋、投入保育的重要契機。他鼓勵孩子保持好奇、勇於提問,讓海洋因他們的想像與行動而更加豐富。
得獎作品自即日起於海生館大廳二樓展出至11月24日,邀請民眾欣賞孩子筆觸下的奇幻海洋世界。
科學 × 生活共融 多場創意活動輪番登場
除開幕儀式外,海生館亦推出多場創意活動,讓民眾以遊戲、影像、美學及市集體驗科學與生活的結合:
•「漁識場科學市集」:結合遊戲與科學實驗,由海生館研究團隊與高雄科技大學、屏東大學、國家海洋研究院、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等單位共同策劃。透過互動體驗與創意展示,打造充滿驚奇的「海洋科學市場」。
•「我的海邊生活市集」:聚焦南國手作與在地品牌,傳遞文化創意與永續理念。活動選址於恆春西門廣場,讓遊客在漫步之間感受海洋與生活的連結。
•「海生館小小解說員」特展攤位:由恆春半島學子策劃,學生們將課堂學習轉化為創意行動,親自面對觀眾,展現新世代的表達力與行動力。
風雨不擋熱情 「落山風海洋戲院」成最動人一幕
「落山風海洋戲院」將海洋電影搬進恆春西門廣場,讓民眾在星空與海風下觀賞電影。電影結束後,溫志宏館長親自主持有獎徵答,氣氛熱烈。
活動第二日適逢鳳凰颱風外圍環流接近、強風來襲,工作團隊即時應變,觀眾仍披雨衣堅持觀影,成為今年科學節最感人的畫面。
藝文 × 永續 × 生活 玩出最潮海洋週末
2025臺灣科學節後續活動仍持續登場,包括:
•11月15日|《海海人生 Silent Disco》
DJ × 樂團 × 電音 × 布袋戲,戴上耳機,隨節奏與海風、企鵝共舞。
•11月16日|舞台劇《黃金海底城-海誓〈珊〉盟》
由蘋果劇團於車城國中演出,帶領觀眾潛入奇幻海底,在歡笑中體驗海洋保育意識。
•11月1日至16日|永恆時刻:餐桌上的海洋守護行動
海生館攜手五家餐廳推出永續海鮮料理,讓海洋保育從餐桌實踐。
打造全民共享的海洋學習平臺
海生館表示,希望透過第六屆臺灣科學節,以創意、多元與互動方式,讓科學走出課本、深入生活,讓更多人了解海洋、愛上海洋。未來也將持續以教育推廣為核心,結合在地文化、藝術與永續理念,打造全民共享的海洋學習平台,讓「海洋原動力」持續驅動臺灣的科學想像與探索精神。
更多活動資訊:
海生館官網:https://reurl.cc/R91Vlg
臺灣科學節官網:https://tsf.moe.edu.tw/2025/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