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戴貴立/屏東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簡稱原發中心)今(1)日下午2時30分於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生態館舉行《我沒放映還沒發生的事》——郭悅暘創作個展開幕茶會。活動在親友與來賓的溫馨祝福中揭幕,象徵青年世代以影像、身體與記憶開啟文化對話的新篇章。
瑪家鄉鄉長致詞指出,自邱黃肇崇主任上任以來,原發中心積極推動青年藝術與文化發展,拓展展演空間,讓原住民藝術家能在在地與國際舞台展現文化多樣性與創作能量。他並感謝文化園區長期提供青年藝術發揮的平台,使原住民族文化在創新與傳承間持續發光。
藝術家伊誕.巴瓦瓦隆老師也分享,若無穩定的展演平台與空間,藝術家的創作將難以被看見。他期盼原發中心能持續成為培育與展現現代原民藝術的重要基地,透過創意與空間的調整,讓更多年輕藝術家在此發光發熱,展現原住民族文化於當代藝術語境中的生命力。
策展人陳亮致詞時提到,這次展覽呈現郭悅暘自2019年至2024年間的創作轉變,從鏡頭後的觀察者成為鏡頭前的參與者。作品以家人、族人與朋友為主角,展現彼此間的信任與情感連結。展覽結合影像、互動裝置與蠟像,重新思考歷史與記憶的呈現方式,並邀請觀眾成為被凝視者,象徵原住民族文化在當代藝術中的對話與轉化。
來自屏東瑪家鄉的排灣族藝術創作者郭悅暘(Ljalje’elan Patadalj),以影像、聲音、物件與身體勞動為創作媒介,展開一場關於「凝視與被凝視」的深層對話。從田裡的工具到攝影機,他在勞動與思考之間穿梭,讓影像成為回望自身與文化的方式。展覽藉由重新詮釋藝術家過去的創作,讓時間在影像中再次被召喚與對話,呈現「觀看不只是影像的行為,而是一種記憶的召喚」。
郭悅暘在展覽中嘗試翻轉觀看的權力結構——當創作者成為被觀看者,觀眾也被邀請重新凝視自己。展名《我沒放映還沒發生的事》,既是一種否認,也是一種邀請,邀請觀者走入那些仍在發生、仍在閃耀的片刻,感受尚未被言說、卻在土地與記憶之間流動的故事。
原發中心邱黃肇崇主任表示:「郭悅暘用創作帶領我們走進時間、記憶與觀看的世界。這次展覽不僅是藝術的呈現,更是青年世代以自身視角回應時代與文化的一場深刻對話。」他強調,中心致力成為青年藝術家的後盾,讓更多原住民族的創作被看見、被聽見,並透過創作的能量,持續推動文化向前、與世界對話。
《我沒放映還沒發生的事》展期自11月1日起至2026年3月1日止,展覽地點為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生態館,開放時間為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4時。相關資訊可至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官網查詢:http://www.tacp.gov.tw。
展覽資訊
藝術家:郭悅暘 Ljalje’elan Patadalj
策展人:陳亮 Sutipau Tjaruzaljum
展期:2025.11.1-2026.3.1
地點: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 娜麓灣區生態館
指導單位: 原住民族委員會
主辦單位: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