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破解現行加密技術的量子電腦將問世;「先竊取,再破解」手法是重大資安威脅
因缺乏關鍵人才與實際策略與行動 企業量子安全就緒程度進展緩慢
台北2025年10月17日 /美通社/ — 量子運算技術快速發展,為現行的資料加密防護機制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IBM商業價值研究院 (IBV) 近期發布「量子安全就緒指數」報告(Quantum-Safe Readiness Index, QSRI),呈現全球企業因應量子時代的程度與進展。QSRI顯示全球企業正緩步推進其量子安全韌性。IBM 建議企業應根據自身風險程度與應變能力,首先建立量子安全治理策略、架構與跨部門管理機制;透過人員再培訓計畫,彌補量子安全技能缺口;並導入可觀測工具以監控密碼風險。
為瞭解全球企業量子安全的準備程度,IBM商業價值研究院 (IBV) 與市場分析公司明智夥伴(Phronesis Partners)合作,訪問了來自27個地區/市場、跨14個產業的750位負責業務、營運、安全或技術職能的企業主管。IBM 以2023年首次定義的「量子安全就緒指數」(Quantum-Safe Readiness Index, QSRI) 評估與呈現全球企業規劃與部署量子安全能力的程度。
IBM 2025 「量子安全就緒指數」指出,73% 的受訪企業已經開始研究量子安全議題,但僅有19% 的企業有實際關於量子安全的近程規劃、或明確的量子安全策略與目標。造成認知與行動的差距的主要原因有二:企業缺乏量子安全的關鍵人才與技能,及量子安全議題在企業內的權責分散。62% 的受訪企業期待由現有的資安供應商協助應對量子安全風險,56% 的企業認為量子安全僅屬技術議題;主要負責量子安全議題的主管依序為技術長 (16%)、資安長 (11%)、研發主管 (10%) 與資訊長 (10%) 等。
IBM 2025「量子安全就緒指數」評估14項企業作為,歸納為三大領域包括:量子安全的探索能力、可觀測性與監控能力、與轉型能力。14項指標依據IBM對於量子的專業知識與客戶經驗分組與加權,100分為滿分。
2025年,全球企業「量子安全就緒」的平均分數為25分,較2023年的21分提升4分。分數最高的前百分之十企業被定義為「量子安全領先者」(Quantum-Safe Champions, QSCs),其分數介於35至50分;較2023年的最高分44分進步6分。
報告指出全球企業在「探索」與「可觀測性與監控」領域進展較快,企業正在強化識別與監控密碼風險的能力。「轉型」能力亦有進展,但絕對分數仍偏低;顯示企業關注量子安全議題的初期動能強勁,但持續投資是將準備工作轉化為實際量子安全能力的關鍵。
量子運算的能力將重塑企業保護資料與系統的方式;當量子電腦達到足夠的規模與穩定性時,多數現行的加密方法將失效。儘管具備破解現行密碼能力的量子電腦預計六年後才問世,但網路駭客採取「先竊取,後解密」(harvest now, decrypt later) — 即今日竊取加密資料,待量子技術成熟時再行破解的手法,若企業等閒視之,延遲應對,未來將面臨資料外洩、營運中斷的風險與高額補救成本。
IBM建議企業應立即啟動與加速進行量子安全轉型,包括以下關鍵行動:
- 根據自身風險程度與應變能力,建立量子安全治理策略、架構與跨部門管理機制
- 盤點對現有加密技術與應用程式的依賴性;進行密碼系統盤點,找出潛在漏洞;導入可觀測性工具以監控密碼風險
- 透過人員再培訓計畫,彌補量子安全技能缺口
- 規劃並建置符合後量子 (PQC) 標準的加密技術;在過渡期間採用傳統與後量子加密(PQC)混合架構;導入加密彈性(crypto agility)方案
- 與產業夥伴協作,建立與運作量子安全生態系
IBM 將持續協助台灣企業強化量子韌性,確保在後量子時代的企業資訊安全與營運穩定。
附註:IBM「量子安全就緒指數」評估指標
第一階段:探索能力(Discovery)
- 確定受影響範圍
- 了解加密技術使用情況
- 分析對加密技術的依賴程度
- 建立服務水平,以過渡到量子安全加密技術
- 辨別基礎技術
- 將供應商納入治理和安全管理
第二階段:可觀測性與監控能力(Observability)
- 建置遙測解決方案
- 基於 AI 的規則引導制訂決策
- 發展量子安全可觀測性
- 建置共同的、持續的治理機制
第三階段:轉型能力(Transformation)
- 規劃將系統過渡到新加密技術
- 識別支持後量子加密技術的方法和解決方案
- 驗證包含新加密技術的產品
- 測試 NIST 量子安全加密算法
關於 IBM
IBM 是全球領先的混合雲、人工智慧及企業服務提供者,服務遍及全球 175 多個國家。IBM 協助企業從資料中獲得商業洞察、簡化流程、降低成本並增強競爭力。來自金融服務、電信和醫療等關鍵領域的機構,採用 IBM 混合雲平台及 Red Hat OpenShift 進行數位轉型。IBM 在人工智慧、量子運算和產業導向的雲端解決方案及企業服務領域持續創新,為客戶提供開放且靈活的選擇。公司秉持誠信、透明治理、社會責任、多元包容的企業文化,奠定了 IBM 的業務基石。
台灣 IBM 公司新聞室:https://taiwan.newsroom.ibm.com/
新聞聯絡
IBM 公司公關部, Kate Liu,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