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李至文/高雄
座落在高雄市左營區大中一路的高雄榮民總醫院,是高屏地區唯一的公立醫學中心,自民國79年開幕以來,默默地守護南部民眾的健康與安全,迄今35年的時光裡,仁心仁術的醫師與護理師們,用專業與關懷守護了地區民眾的健康,也肩負了教學、醫療整合、社區服務、重大事件支援等社會責任。
有著「南頂好醫院」稱號的高榮,今年適逢成立35週年,院方舉辦包括路跑、國際學術研討會等一系列慶祝活動之外,並出版了《高榮三五 永續共舞》專書,院慶專書主軸以人文歷史出發,要帶讀者從不同的角度認識高榮,讓白色巨塔添增了色彩與暖意;書中揭露了幾個被人逐漸遺忘的老故事,像是高榮原本規劃建在楠梓榮民醫院,也就是現今高雄榮家的位置,經過各方權衡折衝才落腳現址,而車水馬龍的國道1號334+870鼎金交流道,也是拜榮總交通建設需求所賜;書中也用不少篇幅,解密了現做為「社區復健中心」使用,院區內一棟二層樓紅磚洋房-紅樓。原來紅樓是高榮土地原業主「王新模窯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起家厝,透過網路無遠弗屆的力量,「肉搜」出王家人後代,經過訪談與老照片的蒐整,完整勾勒出紅樓當年的雍容樣貌,讓歷經粹煉的殷紅磚頭,平添歲月風華。
書中也完整記錄了高榮歷經新冠疫情(Covid-19)的考驗,從院內的防堵、急重症的診治責任、支援鄉里疫苗施打、大型檢疫站開設、高雄機場港口防疫等措施,每一張汗水淋漓觸動人心的照片,都是同仁無私辛勤奉獻的紀錄;而做為公立醫學中心,當然有善盡的社會責任,提升南部地區整體醫療量能,包括偏鄉遠距診治,輔導屏東榮民總醫院,經營管理高雄市立聯合醫院等,書中也都有詳盡的紀錄;而最讓同仁有感的,則是員工們講述對高榮愛的口述歷史。
醫院就像是一個生生不息的社區,每一個人各司其職,才能讓齒輪不斷地向前轉動,創院迄今有太多同仁在這裡貢獻心力,無論是「現役」或是「已出院」的,太多的故事值得傳誦,35年不算短的時光裡,許多不為人知感人的故事,涓涓細流成就了高榮的醫療大業;像是創院時期的工務室王主任,談起了篳路藍縷的建院工程,最令他懷念的,卻是首任院長鄭德齡的領導風格;護理部王護理師克紹箕裘,與其母親雷護理長都在高榮服務,成為了一段杏林佳話;而李護理師則是全家都在護理部服務,「一門忠烈」是際遇也是對醫院友善職場的肯定;藥學部毛主任國防醫學院畢業就待在高榮,學習成長深根茁壯,在這裡歷經結婚生子,也送別了家中長輩,人生中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都有高榮陪伴;總務室張女士從開院徵選、報考錄取迄今,一路見證了醫院的發展,也從張小姐變成張大姐;擔任主編的文書組周組長表示,每一位在榮總服務的醫師、護理師、行政人員到警衛、清潔、廚房煮飯的阿姨們,對醫院都有一份情感,一定還有很多故事等著去發掘,每一位同仁的努力與付出,都是高雄榮總歷史的重要篇章。編輯小組也秉持「為我們高雄榮總寫歷史」的敬意與使命,盡心紀錄屬於每一代高榮人的共同足跡,這也是榮民艱苦耐勞,使命必達的文化傳承。
為了響應ESG環保永續,《高榮三五 永續共舞》專書採取紙本與電子書併行方式發行(網址:https://org.vghks.gov.tw/anniv35),院慶網頁上也有各項慶祝活動的資訊,國內各大圖書館均有寄送可以借閱;至於高榮為什麼有「南頂好醫院」的綽號,書中也有著墨,歡迎各方好友線上點閱,一起更深入的瞭解高雄榮民總醫院。
圖/每一張老照片都是珍貴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