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陶泰山編輯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研究團隊近日研發出一款微型流體晶片,其運作方式仿效人類大腦神經網絡,有望為「類腦計算」與新一代電腦技術開啟全新篇章。
這款晶片僅有硬幣大小,採用特殊設計的金屬有機框架(MOF)材料構成,能透過微小通道傳輸離子,以模擬傳統電子晶體管的開關機制。與一般晶片不同的是,該晶片具備「記憶」以往信號的能力,可再現大腦神經元的可塑性特徵。
相關成果已刊登於美國《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莫納什大學教授王煥庭表示,這項研究首次在納米流體裝置中觀察到質子的飽和非線性傳導,證明工程化納米多孔材料在下一代智能裝置中具有極大潛力。他指出,若能進一步製備出厚度僅為數納米的MOF功能材料,未來可望打造具備學習與記憶能力的先進流體晶片,突破現有電子晶片的限制。
為驗證其可行性,研究團隊已構建出一個含多條MOF通道的小型流體電路。該晶片在電壓變化下表現出類似電子晶體管的響應行為,並同時具備記憶效應,未來有望應用於液態數據儲存或類腦計算系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