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陶泰山編輯
東京大學近日發布最新公報宣布,該校研究團隊與合作機構共同開發出一款能預測女性卵巢功能的人工智慧(AI)模型。這項創新技術僅需透過簡單問診與少量血液檢測數據,即可精準預測卵巢的功能狀態,未來可望廣泛應用於備孕評估與不孕症治療。
卵巢功能低下是造成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醫界普遍採用抗繆勒管激素(AMH)檢測來評估卵巢儲備,也就是預測女性體內尚存卵泡的數量。不過,東京大學與其他研究機構所開發的AI模型,能結合女性年齡、月經週期等基本問診資料,以及一次抽血的結果,同時預測卵泡的「數量」與「質量」。
研究指出,在預測卵泡數量方面,AI模型的準確度甚至優於現行的AMH檢測,更重要的是,該模型首度實現了卵泡「質量」的預測,突破了目前臨床無法評估這一指標的限制,具有開創性意義。
公報指出,這項AI技術未來可幫助有備孕計畫的女性更早掌握自身卵巢狀況,進行妥善的孕前管理;對不孕症患者而言,則可協助醫師制定個人化的治療策略,提高輔助生殖的成功率。研究團隊也表示,接下來將積極推動該技術的臨床實用化。
這項研究成果已刊登於英國《卵巢研究期刊》(Journal of Ovarian Research)。
圖/卵巢中處於各個階段的卵泡,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