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李雲/台北
原住民族委員會今(28)日於台北劍潭青年活動中心舉辦「114年度原住民族傳統醫療知識復振成果展及觀摩會」,集結得獎團隊、授課講師、部落族人及文健站代表等約 200 人出席。此活動自 109 年起舉辦至今,已成為推動原住民族傳統醫療文化的重要平台。
依據《原住民族健康法》第 14 條第 1 項規定,中央主管機關應進行原住民族傳統醫療保健知識之研究與推廣,以促進傳統醫藥及健康生活的發展。衛生福利部也依《中醫藥發展法》推動「111–115 年中醫藥振興計畫」,並與原民會協力推動相關政策。為落實政策精神,原民會持續以原住民族為主體打造健康藍圖,透過多元措施推動傳統醫療知識復振,使珍貴智慧得以保存、延續,並回到日常生活中繼續發揮力量。
活動以迎賓舞與耆老祈福揭開序幕。原民會主委曾智勇(Ljaucu‧Zingrur)表示,傳統醫療結合植物、儀式與身心靈療癒,是族人與自然共生的生活智慧,但隨著時代變遷,這些知識逐漸散失。因此原民會透過復振計畫記錄傳統方法、培育人才,希望年輕世代能重新連結祖先智慧。
活動現場同步舉行「原住民族傳統療癒儀式與民族植物使用文化影音影像鼓勵方案」頒獎。今年獲獎作品涵蓋食療、靈媒儀式與長者採集手法,以影像記錄即將消失的生活知識,讓部落的文化記憶再次被看見。
曾智勇主委指出,未來將持續推動相關計畫,串聯保存、教育、推廣與可能的產業發展,使傳統醫療智慧讓更多人理解,並順利傳承給下一代。同時,原民會也將與各族攜手合作,守護並活化這份珍貴的療癒智慧,讓祖先的力量在生活中延續,成為族人健康與文化傳承的重要支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