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李至文/高雄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於「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期間舉辦「風起職航:西門子歌美颯風機技師實習分享會」,邀集合作夥伴西門子歌美颯再生能源公司及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共同參與。活動聚焦離岸風電運維人才的在地培育成果,三方代表與歷屆實習生分享經驗,展現產學合作推動青年投入綠能產業的具體成果。本次活動亦為「風場運維技師在地培育計畫」的重要里程碑。
自合作啟動以來,金屬中心負責實習生的前期專業訓練,包括 GWO 國際基本安全訓練、基礎技術三項、吊掛指揮及西門子歌美颯專屬技術課程,協助學員在進入風場實習前即具備安全意識與專業技能,有效縮短學用落差,強化離岸風電運維基層能量。
西門子歌美颯自兩年前與金屬中心及高雄科技大學啟動合作以來,成功建立離岸風電技術人才的在地培育模式。首屆實習生轉正錄取率達100%,成果顯著。今年計畫持續擴大,已有學員正式加入海上運維團隊。透過理論課程與實務訓練並重的完整安排,協助學員在安全意識、技術能力與現場經驗上全方位成長。西門子歌美颯表示,將持續深化合作,培育更多具備國際水準的本地技師,為台灣離岸風電產業發展奠定長期基礎。
高雄科技大學近年積極推動產學合作,與多家離岸風電企業攜手培育綠能人才。透過產學攜手計畫,學生深入參與離岸風電實習與專案,學習風場運作、設備維護及安全管理等專業技術,強化理論與實務結合,培養面向未來的綠能職場能力。學生普遍反映,實習經驗讓課堂知識更具實踐價值,也提升對綠能產業的認同與投入。業界亦肯定高科大學生的專業態度與學習熱誠,認為其具備優秀的技術潛能與團隊協作能力。高科大表示,未來將持續深化與離岸風電及再生能源產業的合作,擴大實習機會與課程深度,推動學用合一的綠能教育,培育具國際視野與永續思維的專業人才,為台灣能源轉型注入新動能。
金屬中心董事長劉嘉茹表示,金屬中心與西門子歌美颯及高科大的長期合作,成功建立離岸風電技術培訓與就業鏈結模式。此次成果分享會由海洋科技產業創新服務處陳維德處長率團舉辦,展現產學研合作在技術訓練與人才媒合上的具體成果。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兩位畢業實習生已順利通過西門子歌美颯正式甄選,成為風機技師,為青年投身綠能產業樹立典範,也象徵離岸風電人才在地化與永續發展邁入新階段。
劉嘉茹強調,金屬中心將持續從產業鏈需求出發,整合政府政策、學術能量與國際企業資源,打造符合國際標準又兼具本地特色的人才訓練模式。未來將攜手更多產學夥伴,強化培訓能量與國際接軌,建立永續、自主的風電人力供應鏈,為台灣能源轉型與淨零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圖/「風起職航:西門子歌美颯風機技師實習分享會」三方合作代表出席,(左起) 高科大機械系副系主任鄭宗杰、西門子歌美颯全球離岸風電事業公關代表 陳長詠、高科大第二屆實習生許翔名及第一屆實習生蔡名軒、金屬中心海洋職能科技發展組副組長王振昌、西門子歌美颯人資經理李忠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