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辜士陞/嘉義
南華大學為展現大學社會責任(USR)在偏鄉教育的深耕成果,於10月31日在無盡藏圖書館舉辦「USR雲水書車趴趴走成果展示區啟用暨三好兒歌創作比賽頒獎典禮」。活動匯聚校內外教育夥伴、師生與社區代表,共同見證「雲水書車趴趴走-提升孩童多元感官學習」計畫的成果與影響力。典禮除宣告展示區常設展正式啟用,也表揚以音樂傳遞善與美的「三好兒歌」創作者,象徵知識傳播與品格教育融合的新里程碑。
南華大學校長高俊雄表示,創辦人星雲大師創辦「雲水書車」,是為了推動全民閱讀運動,讓書香如行雲流水般流入各個角落,以閱讀改變生命、以知識翻轉未來。這項計畫延續星雲大師提倡「人間佛教」的精神,實踐教育平權與在地關懷,讓教育的力量「行動起來」。
南華大學駐校董事覺禹法師指出,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期勉未來佛教弘法要以每個人能接受的方式,舉凡透過歌唱、藝術、體育等興趣,感受佛法的美好,並融入三好精神,讓大家從中吸取佛法的慈悲與智慧。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主任有祥法師表示,星雲大師曾說閱讀可以豐富生命,並於2007年創立第一台雲水書車,協助偏遠地區學校的學生能夠獲得閱讀資源。教育要從小扎根,透過雲水書車可以串聯學校、社區、家庭,藉以推廣閱讀及三好,讓品德扎根。期勉能秉持星雲大師「永遠從關懷出發的願心」,用知識為社會點燈,讓人人找到希望。
該計畫主持人、南華大學副校長賴淑玲表示,雲水書車不僅是「移動圖書館」,更是「移動的學習實驗室」。本計畫結合幼兒教育學系、民族音樂學系、產品與室內設計學系,並與僑光科技大學多媒體與遊戲設計系跨校合作,將藝術、科技與教育融合,帶領大學生進入嘉義縣24所偏鄉幼兒園與國小,陪伴孩童以閱讀、音樂與科技開啟多元學習之窗。
南華大學雲水書車自112年疫情解封至今,已入園477場、服務27,831人次,帶入超過14,000冊童書與閱讀活動。114年度更完成3本AR互動繪本與VR虛擬圖書館,並透過舉辦全國三好兒歌創作比賽,讓善念在音樂中萌芽。賴副校長強調:「這不只是閱讀推廣,更是一場教育創新與社會實踐的行動。」
該計畫協同主持人幼教系副主任盧綉珠指出,幼教系負責與合作幼兒園溝通協調、掌握教學需求,並設計繪本教學課程,每週入園透過幼兒文學與繪本製作課程,培養幼兒閱讀興趣與語言表達能力,建立孩童的自主學習與敘事,激發創造力與自信心。
也是協同主持人的民族音樂學系助理教授張雅婷表示,民音系主要規劃打擊樂與律動教學內容,結合打擊樂、律動與合奏課程,並入園教導學童,藉以增進幼兒的聽覺敏銳度與協作能力,啟發藝術感知與多元文化理解。透過三好兒歌比賽以「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為主題,將品格教育融入旋律,讓音樂成為教育的力量。
參與學生也分享豐富的學習收穫。民音系陳彥棋說:「第一次看到孩子們跟著節奏開心唱歌,覺得音樂真的能改變世界。」幼教系林宛臻則表示:「當孩子主動拿書、跟著唱三好兒歌時,我明白教育的溫度,來自陪伴與啟發。」
多位幼兒園園長提到,雲水書車進入校園後,孩子不僅更愛閱讀,也更勇於表達與創作。「這不只是送書,更是送進孩子信心與希望。」
展望未來,南華大學將持續秉持USR精神,推動閱讀、藝術與科技的教育創新,並將三好兒歌與AR繪本彙編成教材,擴散教育的善與美,為偏鄉注入永續學習的力量。
當天活動中,南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特別以「溪口美食兒歌」、「垃圾車兒歌」、「帥帥美美去探險」曲目帶領小朋友進行活力帶動唱,並大合唱「聽我說謝謝妳」,現場氣氛歡樂又溫馨。
三好兒歌創作比賽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廖翊安以作品「雨和種子」榮首獎;貳獎由東海大學的林娟而同學以作品「我的願望」獲獎;參獎由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的陳俞安同學所創作的「大家都是好朋友」獲得。得獎作品接充分展現「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