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陳金聲/高雄
為強化高市治安維護及全民防詐意識,高雄市政府昨(27)日召開114年第5次治安會報,會中市長陳其邁特別指示針對當前施政重點加強查緝詐欺,並表揚金融機構、地政事務所人員,於第一時間察覺民眾疑遭詐騙情狀,即時反應通知警方到場,透過跨機關即時聯防機制成功攔阻詐騙,展現警銀聯防、全民識詐的防詐網絡初步成效。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局長林炎田會中報告指出,隨著社群平臺與金融科技發展快速,詐騙集團手法不斷翻新,警方透過數據分析高雄市今(114)年9月高發詐欺手法,發現前三名分別為「假網拍(占全般詐欺比率29.55%)」、「假投資(11.98%)」及「假交友-投資詐財(8.10%)」,而其中高額財損(新臺幣500萬元以上)案類前三名則為「假投資」、「假交友-投資詐財」以及「假冒機構或公務員詐財」;顯見犯罪集團仍持續透過各類新興通訊、社群軟體,以交友、投資方式詐騙民眾,面對持續翻新的詐騙手法,警方必須不斷強化科技偵查能量與全民防詐意識,這些數據分析成果將成為警方未來部署防詐策略的重要依據。近期「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即將發放,為防範犯罪集團將假冒「政府通知」發送釣魚簡訊或網路連結,誘騙民眾點擊、輸入姓名帳號,呼籲民眾切勿點擊,以免造成財產損失;若有任何疑慮,請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進行諮詢與查證。
在主動查緝方面,警察局積極推動「可疑金流預警中心」及「高風險金流阻詐通報網」,運用科技平台串聯金融機構、地政單位與檢調機關,共同監控異常金流與可疑交易行為。其中「可疑金流預警中心」自112年間,與臺灣高雄、橋頭地方檢察署合作以來,已通報642件可疑帳戶,成功攔阻被害人346位,攔阻金額新臺幣近2億2,700萬元。而全國首創「LINE高風險金流阻詐通報網」做為即時通報的智慧工具,自114年5月上線以來,已有高市678間金融機構、12間地政事務所、近1,300位從業人員加入預警行列。同時,金融聯防的臨櫃阻詐機制也展現亮眼成效,今年截至9月底,高雄市各金融機構與警方聯手即時介入,共攔阻1,897起臨櫃匯款案件,成功阻詐金額近14億5,00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三成,顯示行員主動關懷識詐與警方即時支援的合作模式已發揮關鍵作用。
此外,警察局發現近年來詐騙集團招募外籍人士,以來臺觀光名義擔任車手取款犯罪率有遽增趨勢,由於外籍詐欺提領車手具有快速便利通關入境、犯案提領贓款後快速出境特性,為增進外籍車手比對時效,爰由警察局外事科率先全國與內政部移民署建立跨機關數位調閱窗口,並由刑事警察大隊開發智慧調閱系統提升辨識速度並設定境管,透過科技強化執法效能,提升犯嫌拘提羈押率,經統計114年高市警方查獲外籍ATM熱點車手35人,其中拘提逮捕11人、羈押9人,羈押率突破8成,成果亮眼;未來警方也將進一步透過情資共享與跨機關共同合作,嚴密封鎖外籍車手犯罪集團犯案路徑。
防詐工作是長期而艱鉅的挑戰,警方目前已針對被害人執行多面向措施,其一為執行「潛在被害人查找計畫」,針對假投資案件潛在被害人主動展開關懷,114年共派案1,814件,轄區員警逐案聯繫並分析疑似受騙態樣,成功勸導1,119人主動報案,將防詐策略從「被動受理」轉為「主動喚醒」,及時防止民眾蒙受更大損失;其二透過教育局、社區發展協會、宗教團體及民間企業社團的參與,舉辦多場校園講座與社區宣導活動,並利用社群媒體發布識詐貼文,及「打詐儀錶板」的每日實際案例故事融入生活,強化全民識詐能力。透過「打詐高雄隊」的跨機關整合,逐步形成警銀聯防、全民識詐的堅實防線,未來將持續結合科技偵查、智慧監控與即時預警機制,深化金融防詐能量,打造「全民識詐、智慧守護」的城市典範,讓高雄成為詐騙難以立足、警民攜手共守的安全宜居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