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文浩良/香港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今日舉行「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技術中心」(簡稱香港分中心)開幕暨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標誌香港在海洋科技創新與新質生產力發展邁出重要一步。典禮由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女士主禮,生產力局總裁畢堅文先生、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張廣勝先生,以及逾百位來自政府、商界及科研機構的代表共同見證。
香港分中心的成立,旨在響應國家「海洋強國」戰略及粵港澳大灣區藍色經濟規劃,專注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技術,強化香港與內地在海洋科技及裝備領域的協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與產業升級,助力發展綠色航運與高端航運服務,建構智慧港口新格局。
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表示,香港分中心將成為促進國家科研實力與香港國際化優勢互補的重要平台,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環境保護及藍色經濟發展上發揮關鍵作用,體現國家與特區政府對海洋生態保護及永續發展的高度重視。
生產力局總裁畢堅文指出,隨著中央提出以創新科技推動新質生產力的方向,海洋經濟已成為未來重點發展領域。成立國家級「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技術中心」香港分中心,象徵香港海洋科技發展進入新階段。生產力局將全力支援分中心匯聚本地與國際科研力量,推動創新研發與成果轉化,助力國家建設海洋經濟新引擎。
香港分中心由生產力局與「水環境污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同設立,並由生產力局首席創新總監都永海先生出任主任。作為國家級科研成果轉化與技術商品化平台,香港分中心將發揮橋樑作用,推動內地與國際市場在海洋科技領域的協同創新。
該中心配備全港首台人工智慧全自動檢測線,象徵香港在海洋科技檢測能力已達國際先進水平。其主要工作方向包括:
研發創新技術與設備:如AI海洋藻類智慧分析儀、海水大腸桿菌快速水質分析儀等;
推動三地聯合研發:促進內地、港澳科研力量合作;
拓展應用場景:應用於海水、河流、污水等多類水域環境;
提升國際影響力:對接國際檢測標準,增強中國在海洋監測領域的全球認受性。
未來,香港分中心將以「AI智慧檢測實驗室」為核心,實現智慧化、低成本與高效率的檢測流程,推動創新成果產業化落地,助力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與可持續發展,為香港及大灣區的藍色經濟注入新動能。
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 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技術中心” 開幕暨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於生產力局大樓圓滿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