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戴貴立/評論
面對死亡,很少有不畏懼者,詐騙集團明家全部槍決,平日囂張跋扈,判決下來,痛哭失聲,悔不當初。這些邪惡猖狂歹徒,少了一股正氣。不管怕死還是悔恨,留下的是腿軟尿褲子的新聞影像。
歷史上文天祥,或是抗戰時張自忠,東漢范滂,他們心中自有價值觀,有理念,知道什麼是值得,什麼是永恆不朽,所以從容就義。在宗教界「當我們望見死亡帶來的榮耀時,才會心甘情願的放棄生命。」因此,殉道者,以及保家衛國的戰士,他們面對死亡,從容。儘管「慷慨赴義易,從容就死難」,死亡來臨,願意犧牲,非常值得敬佩。一股力量催促他們「殺身成仁」。
黃埔官校校門內對聯云:「升官發財請走別路 貪生怕死莫進此門」,事實上,投降者有,比例少,犧牲戰死的夥,思想正確。不過貪生怕死的往往苟且偷生,留著生命想享受富貴。孫中山提到「吾黨菁華,付之一炬」,英雄人才死光了,小人就有機會出頭。當年黨外對抗執政者,既得利益者,前仆後繼,抗議,批判甚至衝撞體制,不惜牢底坐穿。
跟隨者或是撿現成利益者,一旦大權在握,根本不管前賢犧牲,或是理念路線,繼續做前面執政者骯髒卑鄙的事。因此前輩犧牲往往無意義,反而讓奸邪小人受益。孫中山會遺憾,當年反對勢力的先賢也是白忙。人性就是貪婪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