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 10 月 26日 / 星期日
京海傳媒 | Jinghai Media
  • 藝術人文
  • 兩岸國際
  • 交通產經
  • 社會生活
  • 休閒娛樂
  • 專題區
  • 影音區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藝術人文
  • 兩岸國際
  • 交通產經
  • 社會生活
  • 休閒娛樂
  • 專題區
  • 影音區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京海傳媒 | Jinghai Media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藝術人文
  • 兩岸國際
  • 交通產經
  • 社會生活
  • 休閒娛樂
  • 專題區
  • 影音區
Home 新聞區

海委會攜手蘭陽博物館修復傳統舟船今下水試航

2025-10-26
發布在 新聞區, 社會生活
A A

波新聞─劉耀輝/宜蘭
老舟新生,文化再航!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與海洋委員會串聯合作,114年推動「烏石港正口200年-宜蘭傳統舟船復振計畫」,匯聚匠師技藝、學術研究與社群協力,展開典藏船舶修復與文化再現行動。今(26)日於烏石港舊址水域舉行「傳統舟船修復試航儀式」,見證煥然一新的傳統舟船重返水域,再啟文化航程,展現造舟技藝傳承與活化的具體成果。
海洋委員會表示,海洋是臺灣的母親,也是文化的源泉,因此,海洋委員會創新推動以船為載體、以出航為核心架構的「復振航海文化力」計畫,串聯地方政府、博物館所、學校及民間團體,共同投入臺灣人們用海、航海、敬海等與海共生共榮的溯源與再建構。
海洋委員會林麗英處長表示,「海洋委員會自113年開始推動『復振航海文化力』計畫,每艘舟船的下水,都是每一次的里程碑,讓海上的實踐與交流愈來愈豐富多元。今年與蘭陽博物館攜手推動的舟船修復,最難能可貴的是從捐贈、修復到試航,集結了眾人之力,修復的不僅是一艘船,更是遙遠的航跡以及與海洋的重新連結。」,透過文化的再啟航,讓世代傳承的航海智慧與手作溫度重回人們眼前。隨著兩艘修復完成的宜蘭傳統木船重新劃破水面,今日的烏石港舊址,不再只是歷史的註腳。也象徵著蘭陽平原先民的水域記憶再次甦醒,「石港春帆」的詩意再度飄揚。
林茂盛代理縣長強調,「明年剛好是烏石港正口200年,本次的修復讓我們回顧200年前的頭城與宜蘭盛況,因此宜蘭傳統舟船的修復,不僅是文物的再生,更是宜蘭文化記憶的復航」;捐贈者代表簡佑任專員表示,「很感謝海委會大力支持,才能讓捐贈的舟船修復,重現在大家眼前。」;匠師楊秋煌先生則表示,「隨著產業結構的改變,很多船舶相關技藝的記憶已經模糊,很感謝海委會與蘭陽博物館提供這樣的機會,讓這樣的技術再次復甦」,共同實踐文化資產活化與海洋文化復振目標。


蘭陽博物館表示,蘭陽平原早期居民以舟船形塑出的獨特水域文化,是宜蘭人共同的生活記憶。烏石港舊址自清領時期為宜蘭對外交通的重要門戶,河船與海船於此交會往來,舟楫穿梭、帆影點點。1825年(道光五年)噶瑪蘭廳通判烏竹芳題詠「石港春帆」為「蘭陽八景」之一,詩句「石港深深口乍開,漁歌鼓棹任徘徊。那知一夕南風急,無數春帆帶雨來」描繪出當年港口繁華、舟帆競發的盛況。然而,隨著水道淤積與1924年鐵道宜蘭線全線通車,水運逐漸式微,舟船文化沉寂於時光的波濤之中。直到今日,這段被河海擁抱的舊烏石港歷史,在修復的舟船試航中再次被喚醒。
為能重新賦予這2艘獲贈宜蘭傳統木船的新生命,蘭陽博物館組成「舟船共學團」,成員橫跨各界:包括負責研究指導的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洪文玲副教授、王治平副教授及淡水河舢舨專家陳明忠先生;針對傳統材料研究的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黃俊明榮譽教授、國立宜蘭大學張資正教授;舟船的捐贈者溪和水產簡大新先生;修復匠師楊秋煌先生、楊制航先生;協力運送的宜蘭社大孔明車隊藍浩瑋先生;主持航行訓練的台灣地理永續再生發展協會王俊明總幹事;還有今日以藝術共襄盛舉,為啟航揭幕的人間舞集。
海洋委員會林麗英處長致詞表示,在推動復振航海文化力造舟技藝實踐方面,海洋委員會支持臺灣各地的團隊挖掘耆老的記憶寶庫,從淡水河的舢舨船、八斗子的罾子船、均一學校的南島支架大洋舟,到阿美族莿桐部落、南島社區大學發展協會的阿美族傳統竹筏帆船,乃至蘭嶼雅美(達悟)族拼板舟,每一場的新船下水,都是文化薪傳的里程碑。除了國內造舟技藝傳承之外,國際航行交流工作,也熱絡蓬勃發展,包括今年三立「上船了各位!」實境節目,從花蓮外海划到日本石垣島,宜蘭縣岳明國民中小學與法國的小帆手們進行「攜手國際航向蔚藍」航行活動,從新北淡水漁人碼頭,行經桃園竹圍漁港、臺中梧棲漁港、澎湖馬公漁港、臺南安平港、抵達高雄港,帛琉無私分享號今年航抵臺東、蘭嶼,明年初預計再度航抵臺灣,探索南島海洋文明協會預計2027年航向關島,進行國際交流,這些成果要特別感謝各縣市政府、博物館所、學校、民間團體,和海委會攜手合作共同推動。
海洋委員會表示,蘭陽博物館為修復及活化典藏而組成的「舟船共學團」,集結匠師、學者、社群與藝術團隊,從桐油灰的古老技藝到海洋之舞的舞姿,每一個參與者都在「復振航海文化力」的旅程中留下印記,海洋委員會期待這段成果持續擴散,讓「石港春帆」重新伴隨我們,繼續航向未來。
圖/海洋委員會支持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修復傳統船舶今(26)日下水試航(第一排右1為林茂盛代理縣長、右2為林麗英處長)

前一篇文章

外籍學生體驗「開口就通」新旅服 AI幫嘉義開口說世界語

相關的文章

外籍學生體驗「開口就通」新旅服 AI幫嘉義開口說世界語
新聞區

外籍學生體驗「開口就通」新旅服 AI幫嘉義開口說世界語

2025-10-26
走讀地方記憶 共構文化風景 「嘉義文學季:民雄檨仔路文學展」十月盛大登場
新聞區

走讀地方記憶 共構文化風景 「嘉義文學季:民雄檨仔路文學展」十月盛大登場

2025-10-26
《未來_2025高雄國際創意設計展》10/24-30高科大登場
新聞區

《未來_2025高雄國際創意設計展》10/24-30高科大登場

2025-10-26

最新新聞

海委會攜手蘭陽博物館修復傳統舟船今下水試航

海委會攜手蘭陽博物館修復傳統舟船今下水試航

2025-10-26
外籍學生體驗「開口就通」新旅服 AI幫嘉義開口說世界語

外籍學生體驗「開口就通」新旅服 AI幫嘉義開口說世界語

2025-10-26
走讀地方記憶 共構文化風景 「嘉義文學季:民雄檨仔路文學展」十月盛大登場

走讀地方記憶 共構文化風景 「嘉義文學季:民雄檨仔路文學展」十月盛大登場

2025-10-26
《未來_2025高雄國際創意設計展》10/24-30高科大登場

《未來_2025高雄國際創意設計展》10/24-30高科大登場

2025-10-26
臺灣科普環島列車十週年  新營站化身科學樂園

臺灣科普環島列車十週年 新營站化身科學樂園

2025-10-26

最多瀏覽

Gogoro機車遭控設計瑕疵致斷裂 高院5/28宣判關鍵官司

Gogoro機車遭控設計瑕疵致斷裂 高院5/28宣判關鍵官司

2025-05-10

社團法人新北市身心障礙游泳協會30多人勇闖日月潭 用汗水與笑容寫下生命的篇章

2025-09-29

冷氣和「匹」有何關連?大陸用匹(馬力)我們用「噸」

2025-04-11

第28屆京台科技論壇9月登場 聚焦新質生產力共創兩岸機遇

2025-09-10
Copyright © 2024 京海傳媒.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京海

  •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合作媒體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合作媒體
  • 聯絡我們

聯絡我們

美通社

2025長江文化節在江蘇張家港開幕

印尼助力全球疫苗事業:Bio Farma與DCVMN藉全球合作增強衛生抗逆力

WePlay x Care Bears 萬聖節嘉年華派對正式開啟

匯聚全球智慧,凝聚產業共識—-2025電動汽車革命新征程國際論壇在港圓滿舉辦

更多新聞>>

歡迎回來!

在下方登入您的帳戶

忘記密碼?

找回您的密碼

請輸入您的使用者名稱或電子郵件地址以重設您的密碼。

登入

新增播放列表

2025年 / 10 月 26日 / 星期日
  • 藝術人文
  • 兩岸國際
  • 交通產經
  • 社會生活
  • 休閒娛樂
  • 專題區
  • 影音區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Copyright © 2024 京海傳媒.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使用 cookies。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造訪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