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李至文/高雄
中國信託銀行2025年「淨零永續關鍵行動論壇」於今(23)日下午於高雄萬豪酒店隆重登場。這次論壇由中國信託銀行主辦,已連續第三年於高雄舉辦,這次論壇以「創新賦能新未來」為主題,邀集產官學代表共同探討企業轉型的具體路徑,協助業者掌握碳管理工具、提升應變能力,並在全球市場中建立穩健的永續定位。
中國信託銀行總經理楊銘祥致詞指出,企業的減碳承諾不僅關乎自身營運風險,更影響其國際市場的准入與長期獲利能力。中國信託銀行自2023年起率先啟動「355減碳計畫」,結合金融與科技,協助企業規劃低碳轉型路徑,並於2024年攜手在地企業導入Green Fintech(綠色金融科技)發展轉型金融的評估指標及貸款框架。今年更進一步擴大減碳路徑規劃應用至中小企業,導入深度節能方案,讓企業減碳也能節費。
高雄市長陳其邁指出,淨零轉型是城市治理與企業發展的「必修課」,市府從小事開始做,從法規根本扎根,率先成立「產業淨零大聯盟」、通過「高雄市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成立「淨零學院」並要求局處首長取得國際證照,亦通過全國首筆「城市碳預算(2025年-2026年)」將減碳理念落實於政策與行動。高雄有完整產業供應鏈,歡迎淨零科技、創新服務廠商加入高雄,共同帶動企業邁向永續轉型,打造兼具經濟動能與環境韌性的綠色城市。
陳其邁更指出,近年高雄發展「演唱會經濟」成效有目共睹,運用大數據分析人流應用在交通接駁、警力等布局,成為城市數位治理的模範。市府不僅以「把粉絲C位」的標準,讓演唱會服務升級,市府更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努力,如世運主場館館採用太陽能發電等導入節能減碳措施,並完成碳盤查,展現城市將文化活動與綠能、永續應用相結合的決心,也吸引國際巨星選擇高雄作為巡迴必訪城市,共同推動演唱會經濟模式。
面對企業轉型挑戰,論壇特別邀請多位專家從政策、學術、產業與金融角度等不同面向進行綠色產業鏈轉型機會的探討。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分享,美國川普2.0使ESG投資與揭露面臨不確定性,永續金融正回歸市場機制與面臨現實挑戰,金融機構需以更靈活策略,因應全球綠色轉型的新局。KPMG安侯永續董事總經理黃正忠建議,企業發展透明揭露、韌性組織與數位治理三大策略,逐步建立永續核心競爭力。國立清華大學永續學院院長范建得教授強調,結合中央與地方資源,透過碳權開發、綠色金融與國際接軌,開展臺灣綠色資本供應鏈機會。日月光副總經理李叔霞分享,身為台灣綠色成長聯盟一員及全球封裝測試領域領導者,期待透過公私協力,進一步將個別企業對環境責任轉化為全體產業轉型的動能,以大帶小攜手產業邁向永續未來。
高市府經發局表示,市府也於今年正式啟動「高雄金融科技創新園區」,以綠色金融為主軸,並攜手中國信託銀行,以中鋼與李長榮化工等代表性高碳排企業為對象,協助找到具體的減碳途徑,也實際解決了資金取得的挑戰。透過智慧科技與綠色金融雙軌推動,高雄正加速低碳轉型與資源有效利用,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並進的永續願景。未來將持續與中央政策接軌,攜手業界打造具國際競爭力的綠色城市,為高雄經濟與產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圖/中國信託銀行2025淨零永續關鍵行動論壇高雄登場。(圖為論壇開幕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