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李至文/高雄
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近期正式核准單株抗體藥物,用於治療因阿茲海默症引起的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與輕度阿茲海默症病人。高雄榮民總醫院老年身心科率先啟動臨床治療,為早期患者與家庭帶來全新希望,這項療法也被視為失智症治療領域的重要里程碑,象徵國內醫療正式邁入針對病程調控的新階段。
高雄榮總老年身心科朱哲生醫師表示,單株抗體治療核心在於針對大腦累積的β類澱粉蛋白,藉由抗體機制協助清除沉積,期望能延緩病程惡化。「傳統治療僅能改善認知或行為症狀,卻無法改變病程。單株抗體則直接干預病理機制,研究顯示完整療程能顯著延緩認知退化,對患者與照護者生活品質均有助益。」
朱醫師指出,目前療程需自費,且完整療程長達18個月,醫院已建構跨專科合作與嚴謹的治療流程,並在治療過程中安排定期影像監測,確保病人安全。他提醒,該藥物並非「萬靈丹」,可能帶來頭痛、腦水腫、出血或神經學異常等副作用,必須經過嚴格評估與充分告知後方能施行。
精神部主任張正和補充,本療法不僅神經內科能執行,老年身心科同樣具備條件,關鍵在於遵循標準化評估與跨科合作,以保障療效與安全。院長陳金順則強調,失智症是高齡社會嚴峻挑戰,引進單株抗體療法,展現了醫院在前瞻醫療上的承擔與責任,盼能為患者帶來更多治療選擇。
高雄榮總目前已針對合適患者提供完整療程,並呼籲民眾若家中有輕度失智患者,應及早至老年身心科或神經科門診評估。院方強調,雖然療程長達一年半,但若能延緩病程數月甚至數年,對病患與家庭都具重大意義。醫院也將持續追蹤療效並參與國際研究,致力提供國人最先進的失智症醫療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