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文浩良/香港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表示,熱烈歡迎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發表的《2025年施政報告》,報告提出多項具前瞻性的創科及經濟發展措施,為香港邁向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及全球人工智慧(AI)樞紐奠定基礎。生產力局將全力配合特區政府,攜手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促進產業升級轉型,惠及民生。
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恒議員指出,施政報告涵蓋推動 AI 發展、智慧財產權融資沙箱、低空經濟行動綱領、氫能標準認證、電動車電池回收、自動駕駛技術應用、BUD 基金注資及成立北部發展委員會等措施,對鞏固香港科研實力和國際地位、帶動經濟與社會轉型升級,具重要意義。
報告提出成立「香港人工智慧研發院」、推行 30 億港元「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畫」,並推動 AI 在政務與商務上的應用。生產力局表示將持續推動工業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技術研發與商品化,並加強 AI 人才培育,助力香港 AI 創新生態加速發展。
在綠色科技方面,施政報告提出推動電動車換電技術與新能源應用。生產力局多年來積極協助企業建立智慧生產線,並在新能源車輛設計、測試認證及換電站建設等領域深耕,將持續推動創科成果商品化,支持香港向智慧化及綠色化邁進。
同時,生產力局支持報告提出制訂「發展低空經濟規劃行動綱領」及推出進階版「監管沙箱X」試點專案,並將於本月底開幕「低空經濟科技館」,展示最新無人機及低空經濟應用,進一步鞏固香港於亞太地區的樞紐地位。
此外,報告注資 14.3 億港元至 BUD 專項基金,擴展至更多「一帶一路」國家,為中小企開拓市場提供助力。生產力局亦將持續透過「資助易」、「中小企資援組」、「數碼不求人」及「ESG 一站通」等平台,協助企業把握新機遇、推動數位轉型。
展望未來,生產力局將加強關鍵技術研發、科研成果轉化及產業鏈國際合作,提升「香港製造」品牌價值,培育新型創科人才,並發揮連接國家與全球創科資源的優勢,助力香港成為國家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橋頭堡及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圖/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陳祖恒議員表示,生產力局全力支持並配合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宣佈的一系列措施,助力鞏固香港科研實力和國際地位,帶動產業和社會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