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李至文/高雄
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高雄市政府農業局與屏東縣政府聯合推動的「餐桌上的保育行動」,於今(23)日在高雄翰品酒店登場,匯集八位理念獨具的農友與四家知名餐廳廚師團隊,透過草鴞標章農產品入菜,讓保育從產地直送餐桌,為消費者獻上兼具風味與深意的田園饗宴。
這場別開生面的餐會,不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一場深具意義的保育盛會。活動現場邀請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楊瑞芬分署長、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姚志旺局長等單位代表以及八位參與「友善草鴞標章」的農友共同出席,一同見證保育型生態農業的重要成果。

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姚志旺局長表示,生態農業已是國際趨勢,農友若能結合保育理念,不僅能提升農產品價值,更是契合生態系永續的國際發展目標;這樣的過程,還需要農政單位的參與以及積極鼓勵與支持。期盼未來有更多高雄在地餐廳能導入這類具保育精神的友善食材,讓永續不再只是理念,而是落實餐廳菜餚裡的選擇。

其中,曾是樂團少年的黃盟生,如今是田野間的「搖滾農夫」,他將音樂融入耕作,透過友善農法實踐資源循環,以稻穀譜寫對土地的熱愛。來自科技業的「知識農夫」巴錦懋,曾是日月光資深廠長,如今卻在高雄大樹打造「綠冠有機農場」,運用科技人的思維,導入有機農法,致力於打造有機村。而「天菜先生」吳禹宏則長期投入友善耕作,透過免耕農法降低碳排放,並導入智慧滴灌系統,大幅提升用水效率與栽培品質。這些農友們跨界的背景,為友善農業注入了更多元創新的思維。

活動當天,各餐廳主廚親自介紹餐點設計理念,農友們也分享栽培的甘苦與小故事,讓消費者更貼近土地,理解並支持保育行動。高雄翰品酒店總經理林俊宇表示,未來飯店將規劃結合草鴞保育餐的住房專案,期望將永續理念融入旅客的食宿體驗,讓更多人有機會參與保育,共同守護台灣特有的地棲型貓頭鷹-草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