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蘇紘慶/花蓮
「腳酸、膝蓋痛,是不是正在長高?」不少家長聽到孩子喊痛,常以為是成長中的正常現象,卻沒發現背後可能隱藏著足部發育的警訊!門諾醫院義肢矯具中心長期關心孩子的足部健康,主動走進小學替學童進行足弓篩檢,發現不少孩子有足弓發育不良現象!物理治療師李玥蓉提醒,足弓就像天然避震器,若發育不足,不只容易腳酸、腳痛,還可能連帶影響膝蓋、髖關節甚至脊椎健康。
物理治療師表示,小朋友在2歲到12歲之間是足弓發展期,但多數都市孩子長期走在硬梆梆的柏油路、磁磚地,腳底接觸不到天然地形,導致足底肌肉少了該有的刺激與鍛鍊,建議多讓孩子赤腳去接觸各種地形,參與各種活動。
臨床發現,許多學童抱怨的「成長痛」,實為足弓支撐不足引發的肌肉關節疼痛,家長若發現孩子經常腳酸、抗拒走遠路,或出現內八步態、鞋跟單側磨損等徵兆,應儘早安排專業評估。治療師提醒,家長可以做個簡單小測試:請孩子赤腳站好,從背後觀察他的小腿與腳踝的連線是否垂直,如果呈內傾或外翻,就應盡早諮詢復健科醫師,是否搭配鞋墊或相關復健課程。
為了幫助爸媽掌握孩子的足部發育,讓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首先鼓勵孩童需經常赤足行走於草地、沙地等天然地面,利用地形變化自然鍛鍊足底肌群;符合其發展年齡的跳躍踮腳尖遊戲,像是跳格子、立定跳等;最後可透過親子遊戲如「腳趾猜拳」、「沙灘尋寶」等趣味活動,訓練足部抓地力與協調性。
門諾醫院義肢矯具中心推出「動靜態足壓設備」,可在孩子自然走動中分析足部受力情形與重心分布,協助早期發現潛在問題。針對檢測結果足弓較不明顯或有偏平族傾向的學童,建議家長可至門諾醫院復健科尋求詳細評估,由專業物理治療師提供針對性肌力訓練、足部運動指導,並視情況轉介至義肢矯具中心量身訂製3D數位化鞋墊,以適應不同足弓狀況,及活動需求。